">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王玥)“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這里。”伴隨著陣陣清脆的童音,一群萌娃再次來到藏龍島濕地公園“種個春天,澆個朋友”,白色的柵欄、鮮嫩的綠植、粉色的花苗……原本單調的草地變成了漂亮的“微花園”。
這是去年3月以來,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在藏龍島金龍社區、栗廟社區、白云社區開設的“自然課堂”的一環。

圖為“筑夢”志愿服務隊帶領萌娃們前往藏龍島濕地公園“種個春天,澆個朋友”
植一棵樹,養一片林
“這里放一朵花,色彩搭配更好看!”“快看我的,美不美?”……隨著孩子們手中的木錘不斷抬起落下,植物的汁液逐漸印染在白色的布料上,形成獨特的拓印作品。

圖為拓印作品讓孩子們留下春天的印記。
“大自然是教育元素最多、最能激活孩子們求知欲和創造靈感的教學場所,是集各學科知識為一體的活教材。”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輔導員、“筑夢”志愿服務隊負責教師吳子慧表示,去年3月,“筑夢”志愿服務隊與藏龍島金龍社區結對,簽訂《武漢社區志愿服務共建協議》,面向社區適齡兒童開設“自然課堂”公益課。在每個周末,志愿者都會來到社區,開展“植物拓染”“尋找色彩”“自然相框”等多主題、多類型的自然觀察體驗活動,讓孩子們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以自然美啟蒙涵養美育教育。

圖為 “筑夢”志愿服務隊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
“媽媽,這是我給小花打造的家,像我們家一樣溫馨。”戴雯琪小朋友的家長表示,“‘自然課堂’的鄉味、土味、趣味讓孩子們在泥土中釋放身心,在田野里陶冶性情,在遼闊的戶外鍛煉身體,徹底地融入自然里,由外到內都得到自然的滋養。”
今年年初,學校周邊的栗廟社區、白云社區聽說這個活動后,也紛紛熱情邀請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常駐。如今,“自然課堂”從原來的每周一堂課、5個小朋友,達到最多三個社區同時開課,45個小朋友和家長踴躍參與,在藏龍島廣受居民贊譽。
那是一道道“溫暖人心的最美風景”
“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幫助別人”,“筑夢”志愿服務隊隊長樊勝海表示,“入校時的一次報告會,聽到學姐學長們志愿服務的故事,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
“熱愛的種子已經播下,一棵棵參天大樹未來可期。”據了解,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15年,現有隊員426人,是一支將大學生的專業學習、項目設計、課題研究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志愿服務隊。他們以“思想成長、綠色環保、扶貧助困、敬老愛幼”為主線,把課堂上的“學問”應用到志愿服務中去,陸續培育孵化了“與星同行”“藝興鄉村”“自然課堂”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活動。
除了在校園附近開展的“自然課堂”項目以外,“筑夢”志愿服務隊的“與星同行”項目,在武漢市守望星園基地,志愿者們悉心陪伴,為“星青年”打開看世界的窗口;“藝興鄉村”項目,在湖北蘄春,師生們用手中畫筆“扮靚”美麗鄉村;砥礪“黔”行項目遠赴貴州黔東南,將現代設計元素巧妙融入當地傳統建筑,為“多彩貴州”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圖為 “藝興鄉村”項目,師生們用畫筆“扮靚”美麗鄉村
迄今為止,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已舉辦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4565小時,服務隊走到哪里,就溫暖哪里,被譽為“溫暖人心的最美風景”。

圖為“筑夢”志愿服務隊那一道道“溫暖人心的最美風景”
近日,共青團湖北省委辦公室也公布了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2023年度創建和2014-2022年度復核結果,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筑夢”志愿服務隊成功獲評2023年度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
“‘筑夢’志愿服務隊將繼續推動專業優勢與志愿服務工作相結合,提升志愿服務工作的深度與廣度。”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環境設計學院黨總支部書記謝曦臨表示,“未來學院將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不斷引領青年學子以志愿服務和專業實踐有效參與社會服務的載體和路徑,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下堅實足跡,灑下辛勤汗水,書寫筑夢答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