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曹婷婷)近日,大冶市審計局對全市2021年至2023年礦山治理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重點抽查計23個礦山治理修復項目,涉及7個鄉鎮、1個國有企業。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重點關注了土石料開采和處置、資金管理、項目管理、參建單位履職和項目績效等方面,助力礦山治理取得實效。
圍繞土石料的開采有無超挖問題,審計人員重點關注治理項目削清方石料實際復測量與批復設計量、圖紙設計量的偏差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有無鄉鎮政府作為石料處置的實施主體,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借生態修復之名,行違法開采之實”,變相違法開采礦產資源,導致生態嚴重破壞的惡劣行為。
圍繞土石料處置是否合規重點,審計人員聚焦石料處置事項是否經屬地鄉鎮政府黨委集體決策,價格評估、拍賣程序是否嚴格按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執行,有無擅自處置石料到導致國有資產損失浪費,施工項目自用石料是否重復計取工程價款情況,是否存在石料無償用于村組公益建設,且重復計取工程款的情況。
圍繞治理資金管理是否合規難點,審計人員著重了解土石料處置收益資金是否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及石料非稅收入上繳及資金撥付流程,有無擅自截留挪用收益資金,或鄉鎮政府其他支出擠占治理資金,或未經審批列支不合理的工農關系協調費、人員經費等情況;涉及到停產礦山企業是否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計提政策。
圍繞治理項目管理是否規范相關事項,審計人員重點關注治理項目施工招標、評標、定標程序是否合規,審查應當招標的工程是否按規定進行招標,有無存在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的情況;招標投標程序是否規范;設備、材料等物資是否按規定進行采購;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代理是否符合規定;建設及監理單位有無有效工程投資控制程序;施工單位是否高估冒算工程量、虛假簽證等虛報工程價款的問題。
此外,審計人員還對各參建單位履職監管是否到位、項目績效與預期是否存在偏差等方面重點進行了重點關注,更好地發揮審計在推動改革發展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