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曾麗萍)7月5日,鄂州市中心醫院傳來消息,該院普外一科血管外科團隊成功為一位患者實施“腹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術后一周患者康復出院回家。
今年6月份,患者肖大爺晨起如廁后,突發腹部疼痛不適,發作一小時后暫無緩解,老伴連忙撥打急救電話,送入鄂州市中心醫院進行診治。經治療發現,肖大爺腹中有一顆駭人聽聞的“人體炸彈”——腹主動脈瘤,隨時有被“撐爆”的可能。

“我們給他做了CTA檢查,發現他的腹主動脈瘤擴張迅速,瘤體直徑超過6公分,像個雞蛋那么大。” 陳加新主任醫師說,高血壓病史是誘發腹主動脈瘤的一個高危因素,“這位患者腹主動脈瘤的增長速度非常快,而且瘤體巨大,隨時可能‘撐爆’血管,可因大出血致休克死亡。”
由于肖大爺基礎疾病較多,既往有腦梗死、高血壓、小兒麻痹病史,涉及心腦血管、腎臟、呼吸等多種問題,手術的耐受力相對較弱,為了給肖大爺制定一個最適合治療方案,科室邀請多學科專家開展病例討論,最終血管外科團隊還是決定通過微創介入技術進行血管腔內修復。
一切準備就緒后,6月26日,肖大爺被推進了介入手術室。本次介入手術邀請了武漢中南醫院梁川教授全程保駕護航。術前準備充分,術中密切監測及配合,手術中利用球囊小心翼翼地將失去彈性的血管一點點擴張開來,然后要將支架準確置入。
“我們沒有犯錯誤的空間,支架放置的位置上下誤差不超過2毫米。”柯章明醫師說,患者的腹主動脈瘤累及腎動脈,而且瘤體嚴重扭曲,有兩處幾乎達到90度彎曲,這就給醫生的操作提出了難題。

如果支架放得過高,容易蓋住腎動脈,影響腎臟供血,讓原本就已經受到損傷的腎功能更加“雪上加霜”,但如果放得太低,又容易出現封閉不全,起不到隔絕瘤體的作用,依然解除不了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精準錨定,保護腎動脈不受影響。”柯章明說。
梁川教授憑借豐富的技術經驗,與我院血管介入團隊默契配合,在DSA下,他們屏氣凝神,在瘤體內選擇好最佳的位置,將支架穩妥地放入進去—釋放,成功將那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隔絕在外,為血液流動重新建立了一條“人工通道”,拆除了這個“不定時炸彈”。
術后第六天,經過復查,肖大爺的狀況一切良好,腎動脈保持通暢,腎功能正常。“手術前我擔心要去武漢治療,現在終于好了,在家也能治好我的病。”肖大爺開心地說。
據悉,腹主動脈瘤是一種慢性疾病,約占主動脈瘤的85%,臨床上不少患者在無任何征兆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可高達80%以上。“想遠離主動脈瘤潛在的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血管外科團隊建議,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有吸煙史、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應定期體檢排查。
一旦發現存在主動脈擴張,應及時就診,進一步排查診斷。如果出現劇烈胸痛、腹痛等癥狀,應馬上就醫,以避免因血管破裂面臨的危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