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見習輿情分析師 杜雪
7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一名在讀博士生在網上發視頻舉報其導師對其性騷擾。中國人民大學22日早上8:40發布通報稱,學校關注到舉報信息后,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連夜開展調查核實。22日晚上7時許,該校再發通報稱,經調查,舉報情況屬實,決定撤銷王某某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崗位任職資格,解除聘用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此次迅速、坦誠的回應與處理,贏得了輿論的正面反饋。輿情處置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情況通報的“時度效”非常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情況通報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官方微博)
“時”——掌握時機節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情況通報作為輿情處置的重要一環,需要快速發布,回應熱點。面對輿情事件,早一分鐘說明原委就早一步掌握主動。調查真相需要時間,判斷結論需要證據,及時回應關切,既能為調查工作爭取時間,也可明確官方態度,最大程度把握主動權。中國人民大學12小時內發布兩份《情況通報》,第一份明確學校態度,第二份調查定性通報。學校回應及時,適時滿足了輿論關切,輿情處置“穩”“準”“狠”,有效避免了謠言等的滋生。
核清事實,主動回應。把握好情況通報的時效,“通報”既不能跑在事實“情況”前,也不能遠落后于“情況”后,調查核清事實是前提。此前,也有輿情處置時因急于“通報”但卻未能充分掌握“情況”而導致“翻車”。2022年1月,外省某縣一突發輿情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當地縣級部門、市級部門先后發布了情況通報,但因通報內容與網民的關切、事實情況不符,輿論對此并不認可。該事件最終提級到省級層面調查督辦并發布通報,輿情才得以平息,但此時距離輿情爆發已過去近1個月,官方公信力因此受損。如果一開始縣級部門能秉承坦誠的態度,及時調查、準確通報相關情況,這場風波本應更早更平穩地結束。
動態通報,適時反饋。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目前不少涉事部門或單位一般都會“迅速表態”,但“熱回應”之后,有的卻選擇了“冷處理”。總以為時間是最好的稀釋劑,時間長了,公眾自然會淡忘。殊不知,公眾和輿論早已學會了“回頭看”。因此,對于一些有待觀察、調查的事件,需要動態通報,適時反饋。
“度”——把握力度分寸
當簡勿繁,當繁勿簡。在不同語境下,情況通報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面對負面事件,若經官方核查確有其事,情況通報應盡量簡潔明了,尊重事實,突出重點。中國人民大學的本次回應便是范例,面對學生的舉報校方沒有遮掩推諉,而是高度重視,查明后迅速處理,簡潔有力的處置獲得了良好效果。
相反,若在面對舉報信息與事實不符的事件時,官方通報一般更需要講事實、擺證據,條理清晰回應輿論關切點。今年3月24日,四川越西警方通報女子稱被丈夫燒傷事件時,直面輿論爭議點,完整還原事實經過,充分展示證據,讓公眾對事發全過程有了具體直觀的了解。倘若僅公布不予立案的結果,不對事件信息進行詳實公布,勢必引發輿論新一輪發酵,而該通報則很好地回應了輿論關切,幫助公眾了解事件全貌,從而推動輿情妥處。
明確結論,壓縮猜疑。有些情況通報將重點放在了情況說明上,結論不明晰,問責處罰不明確,常用“舉一反三、深刻反思、提升能力、歡迎監督”“予以停職,將依紀依規作出處理”等模板式表達草草收尾,為輿論發酵埋下隱患。如在今年7月,游客在大連因停車糾紛報警,警察出警表現引發爭議事件中,大連警方通報涉事民警已停職,將依紀依規作出處理,引來部分網民不滿——“停職是處分嗎?如果僅僅是停止執行一切職務的不干活,那和放假獎勵有何區別?”如果通報中將處理意見依據的具體法規、作出的處理決定進行完整通報,也許能消解網民的誤讀。再如,2021年外省某高中發生學生高墜事件,引發輿論關注。警方的情況通報對調查結果進行了詳細公布,并呼吁公民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有力穩定了輿論走向,推動了事件平穩妥處。
“效”——緊盯效果目標
錨定目標,效果導向。情況通報是否有效,要看輿論是否相信、認同、理解和接受。要用普遍聯系和發展的眼光,尊重事實,辯證理解和把握“時”與“度”的核心要義,將“效”的要求貫穿工作始終。
情況通報的內容要遵循傳播學規律,能夠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例如涉及食品安全領域的輿情事件,因為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輿情燃點低、爆點多、易傳播。此類事件發生后,官方通報內容極為關鍵,是否查明疑點、是否存在疏漏、是否尊重事實、是否改進提升,每個問題的答復都將接受來自公眾“放大鏡”般的逐字解讀與討論。一旦回應缺失,極易引發“避重就輕”、“文過飾非”等質疑,使謠言等滋生,甚至導致次生輿情。
中國人民大學對本次事件的處理不僅得到公眾的正向反饋,也獲得當事博士生的感謝。據媒體報道,事件舉報當事人22日晚上發文稱,事情發生后,學校與學院對她十分關懷,擔心其受到二次傷害,對此她表示非常感謝。中國人民大學這次的輿情處置給其他單位帶來一定的借鑒與啟發,掌握好情況通報的“時、度、效”,有利于輿情及時平息。
專題 東湖觀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