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首鋒)“警察同志,我被人騙了7萬元!現在騙子電話打不通,事也沒辦成。”2023年12月19日,張女士急匆匆趕到派出所報案。事件的起因是,張女士被一名曾有犯罪前科的人員精心設局,被騙錢財近7萬元。
2023年,張女士的兒子因為盜竊罪被武漢市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為了讓兒子取保候審,張女士病急亂投醫,經人介紹,結識了有犯罪前科的黃某。
“我曾經因為犯故意傷害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因此對什么樣的情況能夠辦理取保候審有一定的了解。”黃某稱,聽了張女士介紹的情況,非常肯定他兒子可以取保候審。
黃某先是找張女士要了1萬元“用于打點關系”,后又以請客吃飯、送煙送禮等理由,陸續從張女士手中騙得錢款共計69000元。
這筆錢很快在KTV、酒吧和高檔餐廳等場所揮霍一空。面對張女士的頻繁詢問,黃某也只是不斷強調要其在家等消息。
由于張女士一心找關系,沒有及時賠償盜竊的財物,在等了將近半年后,兒子遲遲沒有取保候審,她隨即意識到被騙,這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公安機關在接到報案后,成功將逃至外地躲避的黃某抓獲歸案,張女士這才知道黃某根本不認識所謂的“領導”、更沒有任何“熟人”,一切都是因為黃某曾有犯罪前科,對公檢法辦案流程有一定了解,才成功實施詐騙。
“聰明”的黃某最終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2024年3月,鄂州市華容區人民檢察院以黃某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鄂州市華容區人民法院于同年5月以黃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繼續追繳其非法所得,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
據華容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介紹,近年來,社會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司法掮客為名,利用社會大眾對法律知識不了解、對司法程序不熟悉以及病急亂投醫的心態實施詐騙,類似張女士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時候這些不法分子說得頭頭是道,讓被害人認為他們真的有“關系”,但殊不知他們只是有“經驗”,因此大家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相信法律,才能避免被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