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汪璠)“武漢東湖風景區蠻王冢入口處堆滿了垃圾,旁邊還有好幾個垃圾桶,地上污水橫流,對文物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收到信訪件后,立即著手調查。
調查發現,蠻王冢位于洪山區和東湖風景區的“插花地帶”,地界權屬長期不清,再加上緊鄰居民區,在墓冢上種菜、晾曬等問題自2014年交接就持續存在。
檢察官來到現場,發現墓地外圍離居民樓最近不到兩米,周邊居民樓后門直通墓冢,文物區域內放置著雜物,墓頂隨意搭桿晾曬衣物。現場文物標志顯示,蠻王冢為1959年設立的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并無其他文物介紹或宣傳牌。
古墓周邊環境復雜,文物價值被忽視,加強保護亟不可待。為促進歷史文化保護與城鄉建設融合發展,2024年1月23日,該院與風景區文物保護部門進行訴前磋商,建議其依法對蠻王冢環境進行整治,明確保護范圍;同時在風景區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檢查,強化文物保護力度。考慮到蠻王冢位于居民區,檢察官還建議加大對文物歷史價值的宣傳,提高社區群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風景區文物保護部門快速對蠻王冢及周邊環境進行了修繕和整改。
2024年7月初,該院邀請人民監督員、“益心為公”志愿者進行回訪和評議。現場看到,墓冢開裂處及破損地面已完成修補,周圍斷枝、雜草、雜物等垃圾也被清理干凈,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垃圾分類房。同時為了加強對文物的安全保護,除了加裝視頻監控外,還專門了修建圍墻和鐵柵欄來封閉文物與居民樓的連接門。
“前期關于蠻王冢的宣傳標識太少,這次在墓冢周圍設置了多個宣傳牌和宣傳欄,”文物保護部門介紹,近期在社區積極開展了東湖文化和歷史遺產保護知識宣講,邀請居民現場實地查看整治情況,增強文物保護意識。后期將依法調整文物標識,進一步明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并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梳理風景區文物資源,不斷守牢文物保護防線。
“蠻王冢作為東湖最久遠的歷史文物之一,其遺址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特點,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提升東湖風景區世界名湖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重要作用,感謝檢察機關為文物保護筑牢了法治屏障。”受邀參與回訪的聽證員孔德想感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