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沈素芬 實習生 趙閩瑤瑤)武漢陽邏街武磯頭社區金色水岸小區建于2006年,交付于2008年,存在建筑性能退化、基礎設施落后、公共設施匱乏、綠化環境混亂、人口結構復雜、人文特色缺失等問題,小區民生積怨多、新舊矛盾多、遺留問題多。
為了破除這些問題,武磯頭社區在陽邏街黨工委的指導下以居民群眾為主體,以優化基層治理單元,提升老舊小區人居環境為切入點,匯民意、聚民力、集民智、聽民聲、得民心,以“共同締造”賦能基層治理,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1+1”工作機制讓矛盾就地多化解
2022年8月《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預算26萬元的工程只花了4.5萬元》一則新聞,通過長江日報的平臺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自此金色水岸小區正式開啟了“共同締造”探索之路。
問計于民,點子多。通過消防管網改造事件,居民們享受到共同努力帶來的“超額回報”,金色水岸小區也成為陽邏街首個共同締造試點,更多的居民群眾為小區治理貢獻自己的智慧。
借力于民,參與多。共同締造核心在“共同”,難點也在“共同”。社區發揮樓棟優勢,建立改造前共商、改造中共建、改造后共治的“1+1+1”工作機制。
還惠于民,互動多。共同締造成果顯而易見,金色水岸小區形成了大事小事征求群眾意見、發動群眾參與的好做法。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就地多化解”。
共議共商,將居民“金點子”轉化為發展“金果子”
2022年9月起,武磯頭社區召開居民議事協商會13次,發放征求意見單400余份。開始社區不斷在“迷霧”里找“方向”,思考如何將居民“金點子”轉化為發展的“金果子”。最終以小區黨員為突破口,并聯合小區業委會、物業,多方聯動對居民的“點子”進行疏理,決定圍繞廣大居民的衣食住行命題,共謀小區宜居宜業改造之路。
2023年初,小區智能電動停車棚從無到有、小區黨群驛站、兒童成長空間實現零的突破、小區綠化“一步一景”、小區“紅馬甲”?,F,居民矛盾日益減少、遺留問題從有到無,無一不承載著群眾參與的熱情與智慧。小區邀請新洲區園林局發揮職能優勢,為小區綠化改造設計出居民所想的施工方案,即兼顧美觀與水土保護功能,同時還能實現居民在小區“林中漫步”的小愿望。居民們投工投勞,轄區企業積極支持,至此,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空中綠化、地面休閑”的新式“小花園”。小區居民則自發組建志愿者團隊,定期開展安全巡查、公共環境整治等活動,共同締造迸發“大能量”,打造煥然一新、紅綠相融的魅力宜居小區。
2024年,為進一步筑牢小區安全防線,小區開展居民議事會,確定拓寬“1米”生命通道的環型道路改造項目。小區中住戶兩百余,近半數自發捐款;開發商、企業捐款金額高達3萬余元,且捐款還在持續中;陽邏街城建辦主動參與該項目中。當前,該項目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報名單位:武漢市長江新區陽邏街道

【專家點評】
共同締造結金果,老舊小區換新顏
□朱小梅(湖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楚才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陽邏街武磯頭社區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關注金色水岸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以共同締造匯民意,聚民力,問題少了,辦法多了,小區宜居了,居民幸福了,群眾的金點子變成了發展的金果子,打造了城市基層治理的新典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