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沈素芬 通訊員黃州組軒)在黃岡市黃州區鋁業社區鋁廠宿舍區,老人們坐在香樟樹下納涼聊天,枝繁葉茂的樹影斜映在紅磚壁上的“鋁廠記憶”回憶墻上,畫面分外美好。“社區改造后,變化太大了。社區小區帶著我們一起找回了老鋁廠的回憶,保留改造了紅磚廠房,我們可以在其中參加文娛活動,大家心情都很愉悅。”鋁業社區居民李奶奶說。
近年來,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聚焦答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必答題,持續優化和推廣“好鄰居”工作法,建強基層黨組織,壯大基本隊伍,完善治理機制,豐富基本活動,落實基本保障,促進小區治理提檔升級,讓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好鄰居”工作法,是湖北黃岡市黃州區委組織部以“堅持黨建引領、建好兩大陣地、做實三方共治、凝聚四支隊伍”為主要內容的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有效探索。

一根“紅色紐帶”串起服務“一張網”
八一社區大修廠生活區位于黃州區八一路60號,原黃岡市機械制造廠破產改制的小區,始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設施老舊、公共空間缺乏,一直是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
黃州區委組織部建強“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后,八一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兼職委員會、小區黨支部引領作用,上門入戶征求意見,充分運用小區板凳會、小區居民代表會等形式,共商共議小區無休閑活動場所、無議事陣地等痛點難點問題,共收集意見12條。
黨員干部和熱心居民積極探討,鏈接共建單位資源為小區活動室服務設施提出建議,居民謝臘枝和熊志敏將自家約150平方米的閑置房屋騰出來,提供給社區、小區作為活動陣地。
“街坊鄰里都幾十年了,看著大家一直在露天風吹日曬開展活動,我們心里也不是滋味。我們愿意把閑置的土地提供給社區,增添一個公共活動場所。”居民謝臘枝說。
在黨群多輪“頭腦風暴”下,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改造出“一米鄰里”活動陣地,設置綜合黨支部、業主自治委員會、矛盾糾紛調解室、鄰里議事、家庭醫生服務站、棋牌室、愛心書屋、愛心積分、愛心驛站等,配置了休閑象棋桌椅、書柜、電視機、空調,滿足了轄區居民文化生活需求。

同時,社區、小區組建了“紅鄰鐺”幫辦團、機動精英巡邏隊等自治組織,為居民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解決小區操心事,麻煩事,常態化開展免費義診、愛心理發、520鄰里節黨群聯誼運動會、周末衛生大掃除等系列活動,大修廠生活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以“小鄰里”發揮“大作用”,構建和諧美好家園。
目前,黃州城區1045個各類型居民小區,組建了582個小區(片區)綜合黨支部,設立樓棟黨小組2391個,推選黨員中心戶4763名。各小區通過引進市場化物業、單位自管、社區托管、業主自治落實物業管理服務,組建矛盾調處小組1605個,化解糾紛7.3萬余件,逐步建立健全了“黨支部+業委會+物業管理服務+矛盾調解機制”“四個全覆蓋”的小區治理體系,評選表彰370名“百佳小區書記”和“百佳小區樓棟長(黨員中心戶)”。

黨群“雙向奔赴”發揮治理“大作用”
行走在鋁業社區里,只見所有樓棟的已煥然一新,原本廢棄的籃球場和堆放雜物的空地改造成了生態停車場,針對社區老年居民多的實際,增加了許多休閑座椅,老人在大樹下下棋聊天,小孩在廣場上玩耍,好不愜意。
提起鋁業小區,老黃州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是原白蓮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宿舍所在地,隨著企業改制、破產,淪為老舊小區,人居環境逐漸變差。
鋁業社區搶抓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機遇,堅持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堅持規劃先行、群眾主體,構建共建共治體系,引導多方主體共建美麗家園、共享美好生活。
在社區、小區黨組織的引導下,居民們在小區成立了共同締造理事會,以“板凳會”為載體,圍繞社區建設、基層治理征求各方意見建議55條。
針對社區老年居民多、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通過議事平臺商議決定,利用閑置空間建設休閑廣場2處,增加健身器材和座椅13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中,通過定期舉辦趣味運動會、小區百家宴、居民公約制定等活動,共同把小區建設好、管理好。”鋁業社區黨委書記謝漢兵介紹道。
5498場次小區鄰里會,參會群眾4.87萬人次,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建議4506條。這是一組溫暖的數據,是社區黨組織、小區綜合黨支部深入居民群眾聽“鄰聲”的具體表現。

優化“紅色陣地”升級居民“小幸福”
黃州區在全域以小區、片區為單位全覆蓋建立“好鄰居”工作站,將業委會議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老年大學教學和平安驛站等融合為一體,成為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紅色陣地”。
“這里是我們小區居民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看書閱讀、政務咨詢、交友聯誼的綜合服務中心,也是居民經常來的網紅打卡地。”瑞豐世家小區綜合黨支部書記周曉彬帶著筆者參觀小區“好鄰居”工作站。
在綜合黨支部的領導下,瑞豐世家小區解決了一批居民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建成1600余平方米的小區“好鄰居”工作站,硬化黑化小區道路4000余平方米,開放小區地下共享停車位172個,組織居民開展“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栽種綠化樹木100余棵。黨支部還經常組織居民開展觀看紅色影片、講紅色故事、辦紅色板報等等活動。這個曾經的“問題小區”蝶變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小區。
青磚湖公園小區“好鄰居”工作站的心愿墻上,貼滿了居民的小心愿。“小區退休老人多,希望能有上門義診的服務。”老范的微心愿剛上墻,元寶老師就認領了,聯系了“艾眼吧”專家、志愿者到“好鄰居”工作站開展免費健康體檢。
安居小區的睦鄰之家,居民創作的墨寶和拍攝的打卡照片掛滿墻壁。讀書寫字、會客聊天、唱歌跳舞、開展未成年人教育……這些與居民利益相關的各類服務和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居民生活,拉近了鄰里關系,讓“陌鄰”變成了睦鄰。

報名單位:黃岡市黃州區委組織部

【專家點評】
黨建發揮龍頭作用,開創基層治理新篇章
□陳俊秀(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堅持黨群同心,共謀共治,締造美好生活,共行共贏。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好鄰居”工作法以堅持一個引領、建好二大陣地、做實三方共治、凝聚四支隊伍為主要內容,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壯大基本隊伍、完善治理機制、豐富基本活動、落實基本保障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彰顯了黨建在基層治理中的龍頭作用,開創了小區治理新篇章,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了共同締造的黨群聯動、雙向奔赴,促進了鄰里之間的和諧共處、變“陌鄰”成“睦鄰”,有效提升了小區治理水平,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好鄰居”工作法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也是小區治理創新的重要成果,是黃州區在“共同締造”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探索出的一條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路徑,這一工作法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