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是豐收季。在神農架林區新華鎮大嶺村,火紅的高粱穗綴滿了果實,顆粒均勻飽滿,在微風中隨風搖曳,一片片高粱像紅彤彤的地毯鋪展開來,映紅了秋天的田野。
走進高粱地里,村民們穿梭在顆粒飽滿的紅高粱間,割穗、收穗、背運,大家相互配合,分工協作,現場一派喜悅豐收的景象。
“今年我種了0.66公頃,應該能收萬把斤,能賣3至4萬元。”高粱種植戶姚明英說。

姚明英以前種植玉米和辣椒,因為地處高海拔地區光照比較強,因此產量和收入并不高,如何讓高海拔地區村民在家就能增收?2016年,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和本地酒企引入貴州紅纓子高粱,發動村民開始試種紅纓子高粱。今年是姚明英種植高粱的第9個年頭,種植高粱一年比一年豐收,也讓她感受到豐收的快樂。
“省農科院、貴州專家給我們做技術指導,我們通過自己實踐,也有一些實踐經驗,產量也來越好。”姚明英說。
村民種植高粱的熱情越來越高,產量也越來越好。這對于高粱種植技術員們也是一個“大豐收”。
神農架生態酒業有限公司技術主管何婷婷介紹,經過不斷嘗試和改良,目前每公頃產量達到了9300多公斤。
10月底,神農架大嶺村的紅纓子高粱將收割完畢,合作社也將會以“訂單式”上門回收。

“全村共種植20.6公頃,平均每畝產量425公斤,預計今年總產量13萬公斤,總產值能達到97萬多元。”大嶺村黨支部書記田產權說。
新華鎮大嶺村只是一個縮影,在林區共有紅纓子高粱種植面積330余公頃,涉及1000多家農戶。為確保高粱增產、農戶增收,神農架聯合多部門出臺《神農架釀酒高粱生產技術規程》,將引導實現釀酒糯高粱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技術,提高種植生產效益,為釀酒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以及促進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持。
今年,神農架林區本地酒企預計需求10000噸紅纓子高粱,神農架地區對于釀酒原糧還遠遠不夠。2023年,神農架林區對泛神農架地區開始推廣種植紅纓子高梁。
“現在已經推廣到十堰、襄陽等8個泛神農架縣區大面積種植,今年共種植紅高粱2500余公頃,約500萬元的產值,明年將繼續推廣。”林區政協駐新華鎮龍口村第一書記楊先鴻說。(記者 唐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