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蔡蕾)11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長江流域司法和行政機關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情況。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長江海事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陳旗介紹,近年來,湖北高院先后出臺《依法服務和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實施意見》《為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辦法》《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實施意見》等多個規范性文件,組織編纂并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理解與適用》,連續三年聯合相關單位舉辦“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達成《長江司法保護武漢共識》,為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全省各級法院先后在長江重要干支流、南水北調水源地、國家公園等生態功能區設立104個生態巡回法庭和環資審判團隊,在丹江口庫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設立170多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初步形成“環保法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巡回審判點”的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新格局。
2022年以來,全省法院共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11313件,依法審理檢察機關和社會組織提起的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289件,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70余件。7件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11件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領域典型案例。湖北高院環資庭先后榮獲“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成績突出集體”稱號,全省法院7名環資審判干警獲評“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先進個人、成績突出個人”。
近年來,湖北法院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全面加強“上下游、左右岸”跨區域協作協同,先后會同江西、湖南、河南、陜西、重慶等省市法院,搭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環洞庭湖、環丹江口水庫、秦嶺沿線、三峽生態長廊等多個跨省環境保護司法協作平臺,指導省內三大都市圈、漢江流域、清江流域、環梁子湖水域、環白蓮河庫區等重點功能區法院建立審判協作機制,努力實現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一體化司法保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