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一直想學畫畫,這次終于夢想成真了。”周六上午,廣東省恩平市的王芳帶著孩子來到黨群服務中心,參加這里舉辦的少兒繪畫公益課堂。像這樣的活動,在恩平市黨群服務中心每個周末都有。
恩平是全國著名僑鄉,現有僑胞68萬多人,分布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黨群服務中心是基層黨建的實體支撐,也是服務黨員群眾的前沿陣地。近些年來,恩平市大力實施“恩為您”黨群服務中心提質行動,從規范建設、優化服務、強化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強化黨群服務中心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打造成為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服務常送、群眾常來的主陣地。
實施“僑都賦能”工程
陣地更多元
冬日的一個午后,在大田鎮石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鎮機關青年黨員正在石山印記村史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穿梭于一張張歷史照片與一件件老物件之間,沉浸式重溫石山村紅色文化與僑鄉文化,從先輩的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提升黨性修養。
為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集黨味、僑味于一體的服務群眾重要陣地,恩平市統籌組織、僑務、統戰、檔案、宣傳等部門,深挖175個村(社區)的紅色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華人華僑文化,指導市、鎮、村(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在名稱、標識、外觀等方面統一建設標準,突出黨建元素,在功能內涵方面植入歷史文化底蘊,突顯各自特色。
實施“僑都賦能”工程,發動僑胞支持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僑史館(村史館),設置僑胞僑眷服務窗口,切實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為聚僑心、固僑情、護僑益重要平臺。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及周邊資源,打造僑史館4個,村史館16個。引導黨員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增強對僑鄉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今年以來,開展各類主題宣講、紅色研學等活動1200余場次,吸引市內外黨員群眾2.1萬人次前來觀摩學習。
硬件軟件雙管齊下
服務更精準
近日,恩城街道青云社區龍光網格黨群服務站開展老年人防跌倒安全知識講座,醫護人員還為社區老人提供了愛心義診服務。“我年紀大了,經不起摔跤,專門過來聽聽日常需要注意哪些地方。”社區居民馮歡說。
恩平市把做好黨群服務作為建設黨群服務中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印發鎮村兩級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室及服務項目設置指引,結合鎮(街)、村(社區)黨員群眾差異化服務需求,分門別類明確必須設置和推薦設置的功能室、服務項目,鼓勵“一室多用”,確保辦公面積最小化、功能設置最優化、為民服務最大化。針對“一老一小一新”等群體,通過“一心多點”方式建立黨群服務站、老年大學教學點、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中心,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在機制配套上,實行村干部值班輪崗,建立錯峰服務、延時服務制度,實現服務“不打烊”。每月初發布當月黨群服務清單,公布活動地點、活動時間、聯系人等信息,方便黨員群眾提前預約服務。每年度圍繞黨群服務開展揭榜領題活動,擇優遴選一批黨群服務好項目在全市推廣。黨員志愿服務超市、長者食堂、暖心送菜、就業驛站等項目贏得群眾點贊。
“多格合一”減負賦能
解難更高效
“自從我們清理了多余的牌子后,大家感覺輕松多了,工作思路也更清晰了。”君堂鎮黎塘村黨支部書記張偉成說。恩平市大力推進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工作。黎塘村以此為契機,重新修訂村規民約、辦事指南等內容,更好地服務群眾。
以提升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質量為重點,大力推進基層減負,嚴格實行網格入格事項準入機制,明確16個部門28項入格事項,清理黨群服務中心不規范的外部標牌167個,內部標牌標識663個。為進一步健全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機制,推動黨建和綜治、民政、城管、應急、公安等網格“多格合一”,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設置318個網格,把支部建在網格上,以黨群服務中心、網格黨群服務站為支點,常態化開展“我當一天網格員”活動,推動黨員進網入格。活動實施以來,黨員累計下沉3.5萬人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3600余項,化解矛盾糾紛1500余宗。
“我們用好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暢通銜接轉化渠道,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黨群服務中心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煙火氣。”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通訊員 張祥 陳藝鋒)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