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初衷和使命。
湖北位于長江之“腰”,是長江徑流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肩負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重要使命,也承擔著挺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脊梁的光榮責任。近年來,湖北堅持將水土保持作為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有效手段,持續健全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深入推進流域系統綜合治理,狠抓項目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水保監管效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湖北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指導,在荊楚大地繪制了一幅水土流失治理的壯麗畫卷。
這一期我們將走進丹江口庫區,一睹這片土地在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丹江口庫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肩負“一庫凈水永續北送”重要政治使命。
丹江口水庫庫區涉及湖北省十堰、神農架林區2地、9縣(市、區)。
十八大以來,湖北省水利廳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決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生態安全底線,通過爭取中央水利發展資金、國債項目資金等方式,加大對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治理資金投入,累計投入資金近24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60平方公里,實現了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水土保持率、林草植被覆蓋率“雙上升”。
一庫凈水北送的背后,離不開“守井人”的堅守。十堰市,作為丹江口庫區的主要區域,擁有水庫水域面積的60%,為全力保護庫區水質,
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
十堰市推進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2012年以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345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82.7%。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助推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向好。
由于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標準。
2024年12月16日,丹江口市炭溝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簽約,是湖北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為湖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綠色動力。
近兩年,竹山縣、丹江口市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