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坊一照壁,圈出一方天地。小院內,天地院負責人和學光整日忙碌,“咱們麗江古城,像天地院這樣的文化院落,大大小小已有30個”。
天地院有170多年歷史,位于麗江古城中心地帶。曾經有不少人上門,勸和學光把院子轉租出去開店鋪、辦民宿,都被他一口回絕。
1997年麗江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后,得到更加嚴格有效的保護。為了保護古城風貌,古城內的不少建筑是不能按照現代社區標準改造的。隨著游客增多,不少人選擇搬出古城居住。
傳統民居建筑、當地居民生活與文化風貌是有機整體,進一步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離不開當地居民的參與。“文化遺產不僅是建筑,更承載著寶貴文化。”如何挖掘保護、活態傳承古城文化?和學光想,天地院很適合做納西族傳統歌舞民俗展演的場所。1999年,和學光在此籌辦麗江納西文化傳習中心,邀請當地人表演納西樂舞、展示東巴文化,并開展傳統文化培訓。
2007年起,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和麗江古城管理有限公司堅持逐年騰出一部分公房,用于建設文化院落。2016年,和學光的天地院成為麗江古城的第十八個文化院落。
“房租優惠,每年還有資助。”和學光說。天地院不是個例,麗江古城每年投入上千萬元,支持文化院落等文化保護傳承項目的建設、運營。
如今,天地院里東巴樂舞一日三場準時開演,吸引不少觀眾。利用前期積累,天地院專門創作了原生態納西歌舞,并設計了納西記憶與鄉村記憶兩個特色展廳,同時增加了納西文字、歌曲舞蹈教學等互動環節,吸引游客在參與中感受古城文化。
走出天地院,還有書店詩社、象形文字體驗館、手工坊……如今,麗江古城的30個文化院落涵蓋名人故居、歷史文化保護、傳統工藝和納西民俗等豐富內容。游客既能參觀體驗,也能開展深度研學。和學光說:“麗江古城的故事,就在這些文化院落里。”
由于文化院落數量眾多,且散落古城各處,外地游客想要找到并不容易。麗江古城持續為文化院落引流,吸引游客前往。“古城內的指示牌和路標,最顯眼的就是文化院落。”和學光說。
2019年,麗江古城設立經營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嚴格控制總量,清理業態空間并對古城內經營項目進行分類管理,對不符合古城風貌、文化遺產保護的業態進行限制,對弘揚、展示傳統文化特色的業態給予獎勵扶持。“網吧沒了,酒吧少了,古城越來越有文化味兒了。”和學光說,“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來到麗江古城,愛上文化遺產。”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24日 13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