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劉越)1月8日,第四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發布典禮暨“新媒介與文藝評論新樣態”圓桌分享會在京舉行。本屆優選匯共評選出優秀評論作品52件,優秀組織6家。各界領導出席活動并發表致辭,現場匯聚評委代表、優秀組織及優秀作品作者代表,文藝界嘉賓、新聞媒體記者等約200人。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典禮向優秀組織和優秀作品作者頒發紀念杯和榮譽證書,優秀組織代表肖向榮,優秀作品作者代表“影視獨舌”創辦人李星文,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李雨軒,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石天悅等發表獲選感言。
據介紹,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報經中宣部、中國文聯批準,每兩年舉辦一屆,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辦,旨在探索網絡文藝發展規律,表彰優秀網絡文藝評論成果和人才,目前已連續評選四屆。
第四屆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涵蓋網絡文學評論、網絡視聽評論、網絡展演評論、其他網絡文藝評論等門類,設“優秀短視頻評論”“優秀短評”“優秀長評”。經組織推薦、會員推薦、個人自薦共收到媒體平臺刊發版申報作品627件,其中短視頻評論、短評、長評分別為27件、358件、242件。經過中國評協審核和初評,專家復評、終評,并報中國文聯審定,評出“優秀短視頻評論”5件,“優秀短評”28件,“優秀長評”19件。
本屆優選匯評選凸顯三大特點:一是評論導向鮮明,彰顯時代內涵,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關注網絡文藝新機遇、新業態;二是深入文藝現場,關注現實題材,涵蓋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等作品及現象,聚焦熱點網絡文藝作品和前沿理論問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三是問題意識鮮明,批評深刻有力,直面網絡文藝作品、現象、思潮存在的問題,開展立場鮮明、切中肯綮的批評,對網絡文藝創作與研究具有鏡鑒和參考價值,充分發揮了網絡文藝評論的重要作用。

主辦方供圖
此外,從活動組織上看,第四屆優選匯相較前三屆呈現新變化:一是擴大推薦通道,增設中國評協會員專屬的“會員推薦”通道;二是聚焦短視頻評論,順應短視頻評論在網絡文藝評論中的重要地位;三是作品覆蓋面廣,涵蓋中央主流媒體、省級重點媒體、重要學術類刊物及網絡媒體平臺,質量高,不少成果為省部級課題研究成果;四是青年學者廣泛參與,申報者及優秀作品作者平均年齡低、學位高,反映了網絡文藝評論的蓬勃朝氣。這些變化彰顯了優選匯的活力與創新,推動了網絡文藝評論的繁榮發展。
當天,該活動還以“新媒介與文藝評論新樣態”為主題舉辦了三場圓桌分享會,分別以“新媒體平臺文藝評論的新趨勢、新特征”“文藝評論家如何進入新媒介場域”“新媒介評論如何提高專業性權威性”為子議題,來自高校、研究機構、新媒體平臺等有關方面的15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分享交流。(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