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對中國電視劇制作行業而言,2025年是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多平臺競爭壓力下,傳統長劇制作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微短劇市場的迅速崛起,給行業帶來了深刻的沖擊。傳統長劇如何實現叫好又叫座?逐漸精品化的微短劇還有什么新驚喜?長短劇融合創新還會有哪些形式?
1月7日,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將于2月20日—21日在深圳舉行。大會以“精品引領,向新向質”為主題,旨在聚焦劇集市場新趨勢、新挑戰與新模式,匯聚全產業鏈的核心力量,為劇集制作公司提供前沿指引。

圖片來源: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
據悉,本屆大會將匯聚平臺方、制作方、爆款作品創作者等,深入分析當前劇集行業面臨的核心問題,特別是“長短劇融合發展”和“平臺創新”的雙重壓力,并探索如何通過行業實踐經驗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業內人士快速適應劇集行業的變革。
同時,參會者還將圍繞內容創新、技術賦能、市場拓展和產業規范等核心領域,探討長短劇創作方法論、AIGC應用、出海策略等熱點議題,破解行業發展難題,共謀產業未來。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曉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大會,搭建一個覆蓋創作、制作、發行、播出、出海等產業鏈各環節、各維度的合作橋梁,直面行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促進資源精準對接,最終共建劇集行業發展的新格局。”

圖片來源: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
屆時,在主題為“迎接‘劇’變,變與不變”開幕式暨主論壇,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侯鴻亮,協會常務副會長、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協會副會長、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協會常務副會長、華策影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趙依芳,知名導演鄭曉龍,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磊卿,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易凱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冉等嘉賓將匯聚一堂,進行主題演講。
當天,《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年度行業白皮書》也將會在大會上發布,各大平臺的年度內容片單及市場需求也將集中呈現,為劇集制作公司提供最前沿的指導。而在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年度盛典,將推選劇集創作各個專業細分領域表現突出的創作者,為行業樹立標桿。
除主論壇外,本次大會還將圍繞“洞察產業趨勢,聚焦前沿熱點,探索解決方案”的主題,舉辦14場專業論壇,議題覆蓋微短劇市場、技術創新、制片管理、IP改編等多個維度。
比如,在“中國電視劇打開海外市場的方法與策略”論壇,大會將結合中國電視劇出海的成功案例和策略,探討如何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提升中國電視劇的國際影響力;在“影視+文旅經典案例”論壇,則將以《去有風的地方》和《長安十二時辰》等經典案例為例,深入剖析影視與文旅融合的成功模式和運營經驗;在“五省市扶持政策全解碼”論壇,將邀請深圳、北京、廣東、四川、福建等五個省市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全面解讀當地最新的影視產業扶持政策。
在技術與創新方面,大會還設置了“虛擬拍攝實戰經驗分享”“AIGC如何貫穿劇集制作?具體案例拆解”“穿戴設備的創作應用和新技術前景”論壇,為行業帶來最新的技術趨勢和應用案例;在制片與管理方面,“制片降本增效秘訣”論壇將邀請資深制片人分享實戰經驗;而在“影視項目的法律和財稅避坑實務”論壇,還將邀請專業法律和財稅專家,為影視從業者解讀相關政策法規,幫助規避風險。

圖片來源: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
新聞發布會上,“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的主視覺形象也正式發布,紅樹林元素貫穿整個畫面。
“紅樹林是相互依存、共同繁榮的生態系統,恰恰體現了電視劇行業的生態”,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曉介紹,“從創作、制作、發行到播出,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只有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相互協作、共同發展,才能實現整個行業的繁榮。”(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