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銀川2月21日電 (記者 李佩珊)年年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來燎疳。2月20日晚,六盤山下熱鬧非凡,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老縣衙廣場,“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暨2025年“燎疳迎新·福氣盈門”燎疳節活動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參與。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的不只是夜空,還有前程的溫暖和希望,大家圍繞著篝火,輕輕一躍,邁向新的一年。
作為春節的“壓軸大戲”,燎疳節是西北地區獨具特色的一種傳統節慶習俗,主要在農歷正月二十三舉行。燎疳節的起源與古代百姓對疾病的恐懼和對火的崇拜密切相關,相傳“疳”是一種頑固的病毒,只有通過火燒燎才能祛除。活動中,民眾在火堆上跳躍,寓意“燎去百病、祈福納吉”。而現在,燎疳節在現代文旅融合的推動下,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當晚7時,青磚灰瓦的隆德老縣衙建筑群在燈籠與火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古樸。眾多市民游客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涌入,共同參與燎疳活動,為春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院場內,工作人員已經早早就忙活起來,他們用干柴、蒿草、麥草、秸稈堆砌了一個大篝火堆,還有10個小火堆,同時堆起了“2025”的字樣,燎疳儀式感滿滿。
活動伊始,火種被投入廣場中央由麥草、艾蒿堆砌而成的“疳塔”。瞬時,3米高的火焰直沖云霄,火星四濺如金蛇狂舞,引來現場觀眾陣陣歡呼。大家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圍繞火堆手拉著手轉圈起舞,并從火堆旁跳過,燎去以往的陳厄和晦氣。隨著各種造型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煙花照映下的市民游客臉上,流露出喜悅和幸福,大家在期盼中用相機、手機記錄下這美麗難忘的時刻。
“燎疳是我們西北春節的最后一個結尾,我們拾柴火、跳火堆,寓意著聚財之意,在新的一年里,預祝我們的家人健健康康,祝我們隆德的發展紅紅火火、順順當當。”市民張樂樂表示,一個個節日習俗,猶如一條條紐帶,聯結著傳統與現代、過去和現在,不僅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激活著大家的共同記憶,引發廣泛的精神共鳴。
柴火燃盡后,工作人員還用鐵鍬把燃剩的帶火星的灰燼輕輕揚起,在半空中灑下并演唱祝福詞,寄托了人們對豐收、健康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晚,在寧夏各地尤其是鄉村地區,家家戶戶門前都燃起了蒿草堆,大家跨過熊熊烈火,以此象征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熊熊篝火映紅村莊,成為一場盛大的集體狂歡和祈福儀式,也成為遠方游子和城里人漸漸回不去的鄉愁。
作為千年古縣,隆德縣蛇年春節豐富的年俗活動從不同視角,“亮”出了根植千年古城的文化盛宴。自“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旅系列活動啟動以來,隆德縣開展了臘八民俗文化節、農民籃球爭霸賽、秦腔展演等12項主題活動,共接待游客18萬人次,帶動消費620余萬元,同比增長19%以上,真正讓文旅“活”了起來,經濟“熱”了起來。(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