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 題:曹琛代表履職密碼:叩開一扇門,打開一顆心
作者 邵燕飛 郭其鈺
初春時節,浙江杭州已暖意融融。走在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小營巷社區里,老人們或三三兩兩曬著太陽聊天,或在幸福鄰里坊喝茶下棋。一路走著,曹琛幾乎能叫出每一位老人的名字,問問他們的身體,聊聊家里的近況,大家親切地喚她一聲“曹書記”。
曹琛是全國人大代表,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社區里1萬多名居民,3000多名老人,就是她深耕7年的事業。
敲開方妙珍奶奶的家門,眼前的景象和一般老人的家有些不同:廚房里,是一按就靈的電動升降籃和高度適中的適老灶臺;衛生間內,瓷磚改為防滑地膠,洗浴處有一張助浴座椅,智能馬桶可以自動感應……
去年,她成為浙江首戶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并享受2萬元(人民幣,下同)補貼的老年人家庭。老舊房子“爆改”智慧新家,了卻了方妙珍的一樁心事。這背后,離不開曹琛的奔走。

全國人大代表,小營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曹琛(右一)與社區居民在一起。受訪者 供圖
共同富裕,民生為大。2024年8月,浙江多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實施細則》,為更多老年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而早在該政策出臺前,小營巷社區就已經在“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摸排轄區老年人的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另一方面對接優質第三方機構,在社區里打造可觸可感的樣板間。
將自己所在的小營巷社區作為“試驗田”,曹琛有著實際考慮,“作為杭州老城區,小營巷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3000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有1000多人,對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迫切。”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曹琛曾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適老化改造”的有關建議,并與同樣關注適老化改造的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劉廷一拍即合。回到社區后,她和團隊聚焦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的多元化意見,開展了多輪議事協商。
“我們在走訪中收獲了很多來自基層的真實聲音,針對居家適老化改造,提出‘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居民出一點’的工作思路。”最終,曹琛的建議為相關政策調整和服務優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據。
一份建議催生了一項政策,曹琛說,這也是對她作為人大代表的莫大鼓勵。
在小營巷社區,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后,方妙珍的家也成了周邊居民的“打卡點”。老鄰居們對這個智慧新家既好奇又喜歡。
“這次主要改造的是廚房和衛生間,根據我們的需求,可以自定義改造內容。”方妙珍說,原本改造總價4萬多元,有了政府補貼省了將近一半。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如何讓更多“銀發族”老有所養,是曹琛多年來孜孜以求的事。
在基層履職,她常常走進社區與老年人拉家常,聊天中大家也愿意向她吐露真實的心聲。在交流中曹琛發現,由于信息不對稱,部分老人對相關政策理解有偏差,對品類眾多且良莠不齊的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和服務也難以選擇。
為了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全國兩會,為“銀發族”鼓與呼依然是曹琛的履職重點。
“首先對于有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建議社區層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操作指導,給予政策解讀。”曹琛特別提到,政府可以篩選、推薦知名或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商,但不必進行集采競標,降低中間成本,讓財政資金盡量惠及民眾。
曹琛常說,看到社區的老年人就像看到未來的自己。在她看來,基層工作有時候只需要多一點細節,就可以叩開一扇門,打開一顆心。(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