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常德2月25日電 (姚輝)“大姐,要在離根部一米左右的位置把主干剪短,這樣便于成活后多生側枝、多掛果。”走進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新鋪鎮千斤塔村的無患子種苗基地,只見村民們在當地林業科技員的指導下起苗、修剪、打捆、裝車,搶抓時機移栽無患子苗。
無患子又稱“菩提樹”,是常德市石門縣本土樹種,在日化用品緊缺的年代,其果實曾是不少山區民眾的主要洗滌原料。
近年來,石門縣立足當地特有的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擴大無患子種植規模,通過培育無患子優良品種、加快低產林改造步伐、建設精深加工生產線等舉措,大力推進無患子全產業鏈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無患子種植面積達11.72萬畝,產值超億元,基本形成了集種苗繁育、原料種植、精深加工和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一株株無患子在扮綠山頭的同時,也成為石門縣踐行綠色發展的生態產業、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無患子是喜陽樹種,在做實樹干矮化的同時,要及時將側枝中的無用枝、交叉枝、重疊枝清理掉,使其枝條分布合理,通風透光良好,從而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促進果實的發育和成熟。”在石門縣維新鎮古城堤萬家橋的無患子種植基地,石門縣新興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述豹邊修剪邊說。
2020年,王述豹流轉過來了200畝山林用于種植無患子,并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利用春季萌芽前對其進行集中修枝整形。“去年雨水整體偏少,但無患子樹仍采收了10噸鮮果,收益10萬元。”王述豹計劃,今年將按照果園化栽培的方式,對基地重新培管,進一步提升其產量肯定會大幅提升。
據了解,為推進無患子高質量發展,石門縣專門出臺了獎補辦法,對主動發展無患子的農戶,按每畝3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并對所在的村、鎮(鄉)每畝分別按100元、50元的標準實施激勵,形成了全社會合力發展無患子產業的生動局面。
石門縣還充分利用了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灌木林地等各類適宜的非耕地資源進行種植或改培無患子,并結合庭院經濟發展、城鄉綠化美化,廣泛發動群眾利用路旁、宅旁、村旁、水旁等“四旁”資源種植無患子。
“我們利用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釋放出來的林地空間,因地制宜種植無患子,既改善了森林結構、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又有利于產業發展、提升林場經營收入。”在洛浦國有林場萬家腦工區,在林場工作了大半輩子的王尚科看著眼前一大片改造后的森林如是說。
在推動種植基地持續擴大的同時,石門縣也在積極為無患子種植成果的就地轉化謀劃出路。當地通過招商引資,由省級龍頭企業湖南無患子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與廣州市知名化妝品公司共同出資,從日本引進的一條無患子晶皂生產線已落戶石門縣高新區,預計2025年3月正式投產,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8億元。
工廠負責人介紹,晶皂生產過程中,不僅需要用到皂液,還需要大量蜂蜜、柑橘皮等資源,可有效提升當地這兩個產業的附加值。
除此之外,利用無患子加工剩余物制備功能有機肥的生產線也已完成立項審批,預計今年內可實現投產運營。屆時,石門無患子在深加工領域可形成集皂液提取、晶皂制造、有機肥生產、手鏈制作等多型產品共同發力的發展鏈條。
“無患子全身都是寶,它不僅能改善生態環境,通過精深加工和產業鏈開發后,還能產生非常好的經濟效益。”石門縣林業局無患子產業專班負責人羅文成表示,未來,石門縣繼續加大產業發展力度,深化與科研院校等的合作,持續優化種植技術和產品研發,提升無患子的綜合價值,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