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王舒嫻)“危難之時誰都會伸出一把援手,作為一名黨員和退役軍人,挺身而出必須是最堅定的選擇。”2月25日,湖北省首屆見義勇為網評作品全網征集“走近身邊的勇士”回訪組來到“火場英雄”“托舉哥”張裕救人的現場,張裕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回訪組發現,無論是在張裕所在的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還是救人現場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站東社區,英雄的故事都得以續寫,見義勇為的精神得以傳承。

張裕在當年救人現場與回訪組交流。記者李峻 攝。
“有段時間沒見到張裕了,我們挺想念他的,雖然事情已經過去3年多了,但是現在小區群里還有鄰居經常談起張裕當年火場救人的故事。”看到張裕回到小區,當年目擊張裕火場救人的居民王玲停下腳步回憶起來,“我記得當時張裕從火場救人出來后,我們小區一群鄰居圍住他,大叫‘英雄’,他準備騎車離開繼續派件時,有位阿姨硬是扯下了他的口罩,說一定要拍下英雄的臉,并詢問英雄的名字,張裕卻說沒多大個事,叫他‘順豐小哥’就行。從此,我就對‘順豐小哥’這個名字就有了不一樣的感情。”

張裕在回訪現場以《凡人善舉,皆是英雄》進行主題分享。實習記者賈夢怡 攝。
如今,張裕的角色轉變成為一名培訓師,已晉升為順豐人力資源部儲備網點負責人的他,負責向一線新員工傳授工作經驗和技巧,言傳身教,也包括傳播見義勇為精神。
“我們都聽過張裕的故事,我們的名字都叫‘順豐小哥’。”在“走近身邊的勇士”回訪活動現場,張裕和沈超俊、謝羽、尤小慶一起,4位順豐小哥接力分享了他們見義勇為的故事。
今年春節前后,在面對馬路上車輛自燃、濃煙滾滾的危急時刻,在送快遞發現獨居老人家中失火的緊急關頭,沈超俊、謝羽、尤小慶這些順豐小哥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保護居民生命安全。

“走近身邊的勇士”回訪活動在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交流現場。記者王舒嫻 攝。
“為什么又是順豐?為什么總是順豐?社會上有這樣的聲音。”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俊介紹,該公司從“有榜樣,讓見義勇為者成為標桿”“有制度,讓見義勇為者后顧無憂”“有組織,讓見義勇為者攜手共進”三個方面引導見義勇為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在招聘環節就優先錄取退役軍人、黨員和具有優秀品質的伙伴,在入職培訓時請“榜樣”現身說法,讓英雄的事跡成為生動的教材。同時,不斷健全企業內部見義勇為權益保障制度機制,建設24小時開放的暖心驛站。

湖北銀行、勁牌神農架酒業有關負責人,向見義勇為的“順豐小哥”贈送慰問品。實習記者賈夢怡 攝。
“不僅是在順豐,就在張裕當年火場救人的轄區,小半年前也發生了一起火災,在消防救援人員趕到前,鄰居們也挺身而出、徒手爬窗,合力從2樓窗戶營救出一名中學生。”江漢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陳鋼表示,“張裕現象”絕對不是偶發,在江漢區,通過組織領導強統籌、暖心關懷解后憂、弘揚先進凝正氣等舉措,激發了居民群眾參與見義勇為的熱情。
參與回訪活動的武漢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英雄城市”,武漢人民向來就有“善義相助”“敢為人先”的優良品質和歷史傳統,武漢市修建了見義勇為英烈紀念碑和見義勇為紀念廣場,先后有43位見義勇為英烈相繼入碑,紀念廣場已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近5年,武漢市委政法委、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先后落實慰問救助資金500余萬元。同時,修訂《武漢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細化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措施,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撫恤、救助、慰問等費用總量提高40%。包括“火場英雄”張裕在內的見義勇為英雄接力傳承英雄壯舉,為武漢贏得了“一城好人,道德高地”的美譽,好人不斷涌現,英雄群星璀璨。
專家點評:凡人英雄托起了英雄城市
李宗薈(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長江文藝評論》雜志副主編)
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視野下,怎樣去發掘我們身邊的先進事跡、道德模范、精神楷模?怎樣弘揚新風正氣,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怎樣展示新時代見義勇為楷模的軒昂志氣?通過今天的“走近身邊的英雄”回訪活動江城行,我有了更直觀、更生動、更深刻的認識。
今天我非常近距離地聆聽了“托舉哥”張裕不畏烈火、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跡,是他和他們,也是你和你們中的每一個凡人英雄,托起了今天的英雄城市武漢。
這些見義勇為的群星中,不乏共產黨員和退伍軍人。這是對黨和國家培養和鍛造他們的一種最動聽的時代回響,一種最有力的時代回應。這也要求我們,更加關注、禮敬退役軍人和轉業干部,更加關愛身邊的凡人英雄。
有價值的、感人的、鮮活的重大報道題材,不在于事件的大,而在于背后表現精神之大,從小切口映照群體共同記憶,展現時代精神內核。以快遞小哥為代表的凡人英雄身上折射出的最樸素的道德情感,組成了人性之真善美的鏈條,助力形成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閉環。
我們的時代、社會在高速發展,社會生活充滿活力,隨之而來新的社會現象、社會樣態也層出不窮,這都要求我們以高質量、有價值的新聞報道去壯大輿論宣傳的主陣地,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