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發布2024年度湖北醫院傳播力十佳單位榜單,上榜醫院分別為武漢協和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中南醫院、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十堰市人民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
2024年,上榜醫院持續發揚醫療技術優勢與人文服務理念,通過多種創新活動,運用多元傳播形式,讓“健康惠民”有案例、有情懷、有溫度,醫院品牌建設與健康城市形象共融共進。
多家醫院爆款文章和話題頻出
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信息量方面,排名最高的是武漢協和醫院1415條,隨后分別是湖北省中醫院1365條、武漢同濟醫院1291條、湖北省人民醫院和中南醫院842條、武漢市中醫醫院623條、武漢市中心醫院494條、十堰市人民醫院433條、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423條、武漢市第一醫院382條。

圖1:省級以上主流媒體信息量




圖2:上榜醫院微博話題、微信文章傳播亮點
2024年,上榜醫院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傳播亮點紛呈。武漢市第一醫院全年36次登上新媒體熱搜榜,產生了#武漢一女子頻繁美甲感染HPV##吃布洛芬止疼不具有成癮性#兩個千萬級微博話題,單個話題閱讀量最高達3800萬以上。武漢市中心醫院推出《“吃”花養生指南》《藏在肚子里的“身份證”》等多個閱讀量10萬+爆款作品,獲“健康湖北”微信公眾號轉發。#23歲母親生下唐氏綜合征患兒#的話題引發全網關于產前篩查與診斷的熱議,中南醫院產前診斷團隊受邀及時科普出生缺陷的預防,讓更多家庭提高對篩查與診斷的認識,相關文章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一,總閱讀量達1.1億。武漢協和醫院官微用戶量突破480萬,全年推送200余條推文,總閱讀量近700萬,10萬+爆款文章數量省內領先。武漢同濟醫院2024年貢獻多篇10萬+微信文章,武漢同濟醫院教授李雙在#接種HPV疫苗不等于不會得宮頸癌#話題下科普說明HPV疫苗相關知識,總閱讀量達2832.2萬。
規劃媒體矩陣建設,提升科普品牌影響力
一是積極打造新媒體矩陣。2024年,各醫院積極探索新媒體矩陣建設,體系構建日益完善。湖北省人民醫院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以數字化為宣傳工作賦能,著力打造人民醫院宣傳網絡矩陣平臺,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全力提升傳播效率。醫院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受眾粉絲突破500萬。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嚴守微信、視頻號、抖音等新媒體陣地,緊扣節日、節氣和健康日等時間節點,圍繞新職工崗前培訓、醫BA籃球賽等主題工作和活動,提前策劃,精心組織,以微信、視頻、新聞、宣傳海報等形式全方位推出護士節、醫師節、教師節、國慶節、新職工三部曲、醫BA籃球賽、24節氣宣傳海報等系列專題宣傳,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提升了醫院職工的凝聚力,獲得一致好評。武漢協和醫院聚焦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醫院官微用戶量突破480萬,全年推送200余條推文,總閱讀量近700萬,官方短視頻平臺累計播放量破千萬次。武漢市中心醫院堅持以全媒融合、文化賦能打造新質宣傳品牌。2024年,醫院宣傳報道獲學習強國平臺轉發120余次,數智化病理等創新亮點登上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二是提升新質科普品牌影響力。2024年,各醫院在醫療科普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科普品牌影響力。湖北省中醫院鼓勵臨床醫技科室、醫務人員個人建立自媒體賬號,形成了新媒體矩陣合力。成功申報成為湖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組建科普專家團隊,專家團隊覆蓋47個科室,總人數超過200人。各科室均設置新聞通訊員,在量化考核和品牌宣傳的驅動下,多維度激勵全員參與,擴大醫院新聞宣傳素材來源,積極生產新聞作品。密切關注社交媒體、新聞網站及行業趨勢,捕捉最新熱點話題,打造接地氣的、百姓喜聞樂見的科普作品。武漢協和醫院聚焦新質科普品牌傳播,舉辦2024年協和健康科普大賽,發布《協和專家大醫說:醫說腫瘤》科普叢書,多篇科普推文頻頻出圈,閱讀量超10萬。中南醫院緊抓熱點推廣科普。創意人文科幻短劇《如果哪吒生于2024》以醫療科技為切入點,將傳統神話與醫學融合,收獲輿論廣泛好評。以器官捐獻為主題,展現人間大愛的《這世界這么多人》入選了國家廣電總局優秀網絡視聽作品,并榮獲省紅十字會“博愛荊楚短視頻大賽”一等獎。
三是打造智慧服務便民醫療體系。2024年,各醫院聚焦智慧醫療發展新方向,滿足患者多元需求。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建成數智化病理服務中心,實現全樣本掃描實時儲存及全流程數智追蹤。上線“掌上醫院”小程序,實現多院區預約就診。上線醫院微信就醫管家客服,提供院前咨詢預約、院中陪伴引導、院后跟蹤隨訪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1對1解答多元化就醫問題。武漢協和醫院聚焦數智賦能便民醫療,聯合百度健康打造“AI智慧門診”、攜手小紅書打造“女性友好診室”,省內首開CAR-T門診、老年醫學跨學科整合醫療等被廣泛關注,助推“老年友善型”“女性友好型”就醫新體驗。
年度形象: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并重
從湖北傳播力十佳醫院的年度網絡形象來看,醫術精湛、醫者仁心、銳意創新是主要關鍵詞。
一是醫院積極進取、力求技術創新。2024年,湖北省人民醫院重點圍繞反映醫院救治能力的領先技術開展宣傳,如器官移植、臨床+人工智能、現實虛擬技術手術、手術機器人、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等。醫學遙感衛星發射升空受到國際關注報道,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及省內媒體次日以7個整版報道,贏得了輿論廣泛好評。武漢協和醫院聚焦“卡脖子”創新技術,集成化雙心室輔助裝置、直腸癌治療突破、質子治療臨床研究中期成果、華中首例兒童小腸移植術、華中首例基因治療先天性耳聾等醫院首創及重大技術突破成果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廣泛報道。湖北日報整版報道《協和醫院:一顆“中國心”的秉持和堅守》,書寫全力解決“生命難題”的協和新篇章。中南醫院積極創新,成果卓越。2024年8月,新華社以中英雙語報道中南醫院科研團隊研發的“類原生皮”成果,中文通稿被150家媒體采用,客戶端累計閱讀320萬,英文稿件被318家海外媒體轉發,被CGTN報道,展現了中國醫療科技創新的實力。武漢同濟醫院基于中醫理論,對經典方劑“防己黃芪湯”進行創新性改良,研制出芪防肺纖顆粒,不斷挖掘中醫經典名方的時代價值,進一步發揮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傳承創新發展“孵化器”作用。武漢市中醫醫院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持續創新醫療服務模式,促成一批重點專科跑進“國家隊”“省重點”,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白求恩式好醫生”等榮譽與成績。
二是醫術精湛、醫者仁心的醫護楷模。2024年,武漢市第一醫院與湖北日報、極目新聞、荊楚網等省級主流媒體深度合作,推出“火眼神探”陳柳青、“去痛藝術家”馮丹等一批典型醫務工作者報道,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皮膚科等國家、省市級表彰;講述全國著名皮膚病專家孫曾拯老先生半個多世紀前帶領科室從一醫一護到全國“四強”的“銅鑼故事”,傳承踐行“克難攻堅、永不言棄,醫者為民、勇爭第一”的16字“銅鑼精神”文化。中南醫院全力宣傳醫護榜樣,塑造醫者正面形象。央視一套《人口》欄目訪談“國之大醫”、中南醫院移植醫學中心首席專家葉啟發教授,講述人體器官移植事業中,妙手仁心的醫生創造的一個個生命奇跡。不斷創新術式、發明手術工具的“護心巧匠”張剛成教授獲2024“荊楚楷?!ぷ蠲澜】凳刈o者”年度提名人物、2024年度“魅力醫生”,先進事跡獲全網點贊。十堰市人民醫院以“人醫楷?!币I推動醫院文化建設,成為十堰市唯一榮獲全國“黨建引領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優秀案例”,黨員電教片《郭文萍:迎風綻放的空中玫瑰》榮獲十堰市一等獎。此外,《列車上女乘客突發疾病 十堰醫生現場施針救人》等新聞被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中醫藥報等各大媒體廣泛報道轉載,醫院中醫張發的高尚醫德贏得輿論點贊,充分展現了醫院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三是醫患互助友愛、富有人情味。武漢市第一醫院挖掘撰寫《16個藥學門診讓慢病患者“很溫暖”》《98歲老人手術解決“心頭大患”》《20分鐘疏通15厘米“生命通道”》《醫師節前夜的生命接力!》等一系列臨床一線醫患之間的感人故事,讓“江城最溫暖醫院”黨建品牌和醫療服務品牌深入人心。中南醫院用諸多先進事跡彰顯醫學人文力量。醫護團隊和保安冒著暴雨接力搶救院內暈倒老人、醫院醫學生搶救突發驚厥的1歲女嬰等感人事跡先后被央視、人民日報、湖北日報、極目新聞、長江日報等主流媒體視頻報道。2024年護士節,健康報等媒體報道《2023年曾被推薦為南丁格爾獎候選人,馮玲:用“滴水”能量捍衛艾滋患者生命尊嚴》。寧養院第一次將“生命故事展”搬進社區,讓更多普通人加入到晚癌患者關懷行動,收獲輿論點贊。武漢市中心醫院推動“正能量”產生“大流量”,“護士夫妻列車救人”登上人民日報客戶端首頁獲百萬關注,“142天日夜守護550克巴掌寶寶”等重癥救治故事全網累計傳播量300萬,多篇正面報道獲武漢醫師協會感動“醫”瞬間作品一等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