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文靜)3月6日,筆者來到燕磯安置小區北側,這里不僅設有休閑娛樂廣場,還特別規劃1000多個小格子,構成了“共享菜園”。這些菜園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綠色空間,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促進社區和諧的重要場所。

共享菜園。通訊員 供圖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燕磯鎮燕磯社區成立于2020年6月,作為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建設配套的一個大型集中安置社區,主要負責安置機場核心區8個村的征遷群眾。在“共享菜園”項目啟動之前,該區域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各種搭建物隨意設置,廢棄物散亂堆放。此外,因燒荒引發的火災風險頻繁出現,居民之間因土地界限和灌溉水源等問題經常發生爭執,矛盾重重。

“一處陣地”匯鄉音,創新議事模式
燕磯社區聚焦群眾需求和發展需要,打造群眾高興來、愿意說、暢心談的多元化議事陣地,創新探索全過程協商治理模式,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問需、“黨員+居民”互動式共商、“分類+分步”高效率解題、“公示+評議”全過程監督四個方面,不斷提升協商議事的準確性、科學性、實效性,推動協商議事成果有效轉化。
在多輪議事討論中,居民們提出了極具挑戰的建議:對江堤沿線的菜地進行重新規劃與平整,打造一個集“共享菜園”與生態小游園于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以此實現變廢為寶的華麗轉變。
“一支隊伍”聚鄉親,培育自治力量
千難萬難,有群眾的支持就不難。通過社區與群眾代表們一起到各家各戶去做宣傳工作,向他們宣傳規劃遠景,原先那些墾荒種菜的居民由不配合、情緒偏激到開始主動詢問未來的規劃配套。

墾荒最多的汪爹爹不僅退出了自家的菜園,還帶著家人加入社區的清理隊伍,通過黨員與能人結對、能人與居民“組團”的形式,感召了越來越多熱心志愿者,有的居民還主動加入多個志愿隊。從“一個個”到“一群群”,從“特長生”變“多面手”,三天時間約1萬平方米的沿線菜地在居民的全力支持下全部清理干凈。
“一線遍訪”敘鄉情,推動全民共治
共享菜園重新規劃建設雖然得到了群眾的支持,但是如何實現分的公平 ,分的滿意, 又成了一個“卡脖子”的問題。外引規劃設計領域專家,內聚群眾之智,最終確定劃分將共享菜地劃分為四塊。
第一塊菜地作為幫扶關愛區域,約4600平方米,分配給低保戶、脫貧戶、監測戶、五保戶、殘疾對象戶等特殊群體;第二塊菜地為5400平方米,分給65周歲至79周歲的老年群眾輪流種植;第三塊菜地約500平方米,作為小學中學學生農耕實踐基地;最后一塊菜地為1500米,作為配套的小游園和全民健身智慧廣場。
“一項機制”樹鄉風,促進長效共管
方案既定,公約先行。為使菜園環境美觀干凈,在燕磯社區黨群議事會的共同商議下,制定了“共享菜園”管理公約。
通過組建起四支隊伍,即:秸稈禁燒巡邏隊、清潔家園志愿服務隊、巧調服務隊、五老監督隊,肩負起維護周邊公共設施以及清理垃圾雜物、調解矛盾糾紛的重任,以投工投勞的方式深度參與共享菜地的建設與維護工作,成功實現了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共享菜園”項目里,居民們捐出親手種的蔬菜,志愿者們接力將這些蔬菜精心烹制為愛心餐,送至轄區獨居老人手中。大家從建設者、管理者、受益者轉變為助人者,通過全過程參與收獲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而且進一步加深了鄰里間的情感聯系。正是這樣的實踐,使得該項目成功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服務閉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