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多次提到科技創新這一關鍵命題,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我們要走科技創新的道路”。
去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考察。他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

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金字招牌。把最大優勢變成發展勝勢,把金字招牌變成發展王牌,這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湖北作為貢獻于我國“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
支點建設,關鍵在科技創新,科技強則湖北強。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做大做強綜合實力,以一域之光為中部地區崛起大局添彩,首要就是打造策源先導的科創支點。

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的講話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已邁進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全國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嚴建兵說。

能否通過培育高蛋白玉米,讓玉米既當“能量包”,又做“蛋白罐”,實現“一物兩用”?這幾年,嚴建兵和團隊一直在探索。通過和企業緊密合作,團隊培育了多個蛋白含量超過10%的新品種,已經推廣了1000多萬畝。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一靠藏糧于地,二靠藏糧于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這句話,嚴建兵帶著團隊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時強調
“今天我們可以自信地說,中國激光產業已經邁入全球第一方陣!”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湖北的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第一個走上通道發言,讓全國人民再一次看到,光谷的光,閃耀著璀璨的中國力量。

“我們用不到10年的時間走過了國際巨頭30多年的產業化歷程,創造了行業領域70多項‘中國第一’,牽頭制定中國激光行業首個國際標準,主打產品以每年35%的增長速度‘賣全球’,改寫了全球激光產業的格局,也讓更多的中國制造企業用得起高精尖的激光裝備。”馬新強自豪地說。
“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我們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馬新強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三赴光谷,為湖北科技創新事業勇攀高峰把脈定航。特別是在與習近平總書記兩次的“面對面”中,他更加深入、深切地感受到總書記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論述。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考察時強調
超高純濕電子化學品作為芯片制造的關鍵性材料,長期被歐美和日韓企業牢牢掌控。十多年來,興福電子堅持技術攻關,著力破解芯片國產化的關鍵材料“卡脖子”技術難題。

“目前,興福電子已經成功開發多種通用濕電子化學品和共計60種功能濕電子化學品,產能規模達到37.4萬噸,位居國內第一。”全國人大代表、興福電子董事長李少平表示。
“未來幾年,將依托湖北三峽實驗室持續開展前瞻性攻關,搶占行業技術高地。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持續為‘中國芯’關鍵材料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應鏈支撐。全面建成湖北電子化學品專區,引領全省電子化學品產業快速發展,為湖北省打造‘光芯屏端網’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提供不可或缺的材料支撐。”李少平說。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提出了更為迫切的需求。
——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考察時強調
“科技創新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得益于纖維材料的快速創新,紡織產業展現出新的活力,不僅用于傳統服裝業,還廣泛用于家居、建筑、環境保護、醫療健康等。”全國人大代表、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認為,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傳統產業是推動經濟快速騰飛的一股重要力量。

“例如,武漢紡織大學正在推進的纖維編織人造血管的臨床轉化,將為心血管疾病治療提供新的手段。在航天領域,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未來的紡織產業,是一個時尚產業,也會是一個大健康產業。我們與武漢的醫院正在聯合開發能夠監測心率、溫度、皮膚狀態的智能穿戴紡織品。”徐衛林介紹,近幾年,湖北省紡織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我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中10個營收即將突破5000億元的產業之一。

湖北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主動融入全國創新鏈,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圍繞重點產業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機制,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
——2024年11月4日至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
“現在的發展環境非常好,所以我們民營企業應該堅定信心、心無旁騖,把所有精力放在企業發展上,全力以赴為強國建設多盡一份力量。”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說。
湖北是科教大省,擁有眾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這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湖北的產業結構豐富,特別是在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等領域優勢明顯。“這些產業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黃立認為,企業與政府、科研機構等各方應該加強溝通與協作,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政策和法規,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導。科研機構可以發揮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訓。企業則應該積極參與其中,發揮自身在產業化方面的優勢,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黃立介紹,比如高德紅外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實驗室,聚焦產業鏈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各方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湖北將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不斷提升支點創新策源力,撬動中部崛起“發展高度”。在未來發展中,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轉化為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策劃:查昭、吳康安
統籌:王會
編輯:肖夢吟 、楊威
設計:譚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