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科)筆者12日獲悉,為從源頭上守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黃州區人民法院主動延伸審判職能,把司法“金點子”轉化為社會治理“金鑰匙”,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食、藥品安全問題,發出系列司法建議,用司法智慧為基層社會治理和優化營商環境鋪就法治底色。
對“癥”下“藥”
有“諫”有“納”
近日,黃州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藥店銷售過期藥品而引發“退一賠十”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審結后,承辦法官認真梳理近幾年黃州區人民法院審理的藥品類案件,分析當前轄區內藥品市場存在的問題,發現主要集中于部分藥店存在銷售過期、虛構批準文號藥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為從市場監管環節做好源頭治理,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黃州區人民法院遂向黃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隱患;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機制;規范過期藥品處置監管,制定過期藥品處置的具體規范和流程;加強普法宣傳教育,規范市場經營秩序。
上述司法建議發出后,黃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針對每一項司法建議逐條提出整改方案并表示將持續深化藥品安全鏈條監管,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切實保障群眾用藥安全。
“靶向治療”
密織網購食品安全網
隨著電商、微商等各個線上銷售渠道的不斷擴展,網購已成為民眾日常獲取食品的重要途徑。黃州區人民法院在一起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商品存在產品標簽瑕疵,黃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發現,該電商平臺在商品上架審核及運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疏漏和隱患。
黃州區人民法院主動延伸審判職能,以該案為切入點,向電商平臺發出強化電子商務平臺監督引導的《司法建議書》,建議平臺嚴格商家入駐審核;強化商品上架監管;推動信息數據共享;完善投訴處理機制。上述司法建議旨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強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和矛盾糾紛防范性化解,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網絡交易環境。
一份份司法建議書,不只是簡單的文書傳遞,更是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杠桿。近年來,黃州區人民法院切實發揮司法引領作用,聚焦地方中心工作和社會治理薄弱環節,因案因類發出涉及藥品、食品、金融、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司法建議,實現了讓更多糾紛止于未發、化于萌芽。
下一步,黃州區人民法院將持續關注食、藥品安全問題,在“審理一案,治理一片”方面狠下功夫,切實發揮司法建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社會治理作用,同有關主管單位“攜手共治”,形成有“諫”有“納”的良性互動,以司法建議“小切口” 做好社會治理“大文章”,為食、藥品安全領域健康發展、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法院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