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貞)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近日,蘄春法院組織李時珍中醫藥職業技術學校200余名師生走進刑事審判庭,通過“庭審觀摩+反詐課堂”多元模式,讓師生“沉浸式”接受法律教育。

庭審開始前,法官助理孫華麗為在場師生詳細介紹了審判庭的基本布局以及審判席、公訴席、被告席各個區域的功能與特點,讓同學們對法庭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認識。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庭審正式拉開了序幕。
被告人趙某為賺取“零花錢”,將名下5張銀行卡出借給詐騙團伙用于接收贓款并協助轉賬、取現,涉案金額達幾十萬元。庭審過程中,審判長規范組織法庭調查、法庭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等庭審程序,重點突出,井然有序。
被告人當庭懺悔:“我用兩個月的時間賺取了近萬元,卻要以幾年的鐵窗生涯和一生的犯罪記錄作為代價來償還,我很后悔......”真實的案情、嚴肅的庭審,讓在場學生深刻認識到“兩卡”犯罪的危害性。
庭審結束后,法官助理李貞將庭審現場變成法治“小課堂”,詳細講解了“幫信罪”“掩隱罪”的相關法律規定和法律后果,分析了十大典型詐騙類型,現場還向學生們傳授了“不出售、不輕信、不泄露個人信息”三大自保法則,并針對學生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引導同學們要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
今年以來,該院結合學校的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圍繞“校園暴力”“網絡犯罪”“毒品誘惑”等主題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22場次,以法治力量護航青春健康成長。
庭審是最生動的法治課堂,案例是最鮮活的普法教材。接下來,蘄春法院將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持續開展“法院開放日”“普法小課堂”等形式多樣的法治宣講活動,營造尊法、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