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葉恒 實習生 謝甜甜 通訊員 程晨)創(chuàng)新涌動,強強交鋒!湖北省第二屆體育社會組織“益啟體育”項目大賽終審將于3月29日上午在武漢市正式啟動。
作為我省深化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激發(fā)體育社會組織活力的重要賽事,本屆大賽終審匯聚全省46個優(yōu)質項目,通過服務聚焦、管理規(guī)范、成效突出、傳播推廣、現場表現五大方面的巔峰對決,角逐最終榮譽,為湖北體育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46位項目代表、46個視角、46個講述、46份心聲,他們將以精彩宣講拉開我省第二屆體育社會組織“益啟體育”項目大賽終審的序幕。這些來自基層一線的體育社會組織負責人,帶著對體育公益的熱忱,用最質樸卻又最有力的聲音,詮釋體育社會組織在新時代的多元價值。
哪些項目能在這場巔峰對決中脫穎而出?下面讓我們提前了解一下這些參賽項目的相關情況(排序不分先后)。
品牌發(fā)展項目
1號:“瘋狂星期六,歡樂星期天”打造全齡沉浸式周末運動社交平臺項目,參賽單位:湖北洪體陽光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簡介:該項目讓整個社區(qū)所有家庭都可在平臺當中參與體育鍛煉,依托社區(qū)運動健康中心,將一家人體測信息錄入并開具運動處方,通過小程序定期推送相關的公益活動,并可在一定運動周期內,對比自身體測數據,知曉運動效果。此前,已主辦了親子趣味運動會、水槍大作戰(zhàn)、送福聯等28場活動,累計1800人參與。未來,項目除了每周六、周日的基礎活動貫穿全年之外,還計劃在季度開展嘉年華活動及年終進行運動盛典。
2號:“楚天羽王”羽毛球賽事品牌深耕計劃,參賽單位:湖北省羽毛球協會。

簡介:“楚天羽王”被中國羽毛球協會、湖北省體育局、華體集團三家單位向國家體育總局推薦為“全國群眾性羽毛球賽事典型案例”。經過4年不懈努力,全省累計超過900支俱樂部、2.8萬余人次參賽。每年總決賽期間,網絡觀賽及線上互動總人數可達近百萬人次。截至目前,賽事已真正做到湖北省17個市(州)全覆蓋。
3號:小公益點燃大夢想 小體舞助力大體育,參賽單位:湖北省體育舞蹈運動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開展集訓營、公益課和公費外賽等活動,旨在推廣體育舞蹈運動,培養(yǎng)青少年舞蹈人才,提升競技水平,助力湖北體育舞蹈發(fā)展。集訓營邀請全國知名舞蹈教師,以封閉式管理培養(yǎng)青少年舞者;公益課選派優(yōu)秀教師深入基層,推動體育舞蹈技術的規(guī)范化;公費外賽選拔優(yōu)秀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展示湖北體育舞蹈的實力與形象。
4號:“湖北省游泳協會杯”青少年游泳比賽,參賽單位:湖北省游泳協會。

簡介:該項目通過嚴格規(guī)范的游泳競技比賽,使得湖北省青少年人才梯隊層次更明晰,特別是對社會培養(yǎng)的青少年游泳運動人群競技水平得到了整體提升,為省游泳隊選拔筑牢了基礎、為湖北省隊輸送了優(yōu)秀人才。賽事打造了協會IP“楚小龍”,以微笑天使長江精靈為設計主體,凸顯地域特征,也寓意運動員們像水中精靈,帶來精彩比賽。創(chuàng)造了“楚小龍”周邊。
5號:傳承冠軍精神,實現復興偉業(yè),參賽單位:湖北省崇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簡介:俱樂部憑借雄厚的冠軍資源和強大的冠軍號召力,圍繞“傳承冠軍精神,實現復興偉業(yè)”這一目標,全力打造“冠軍回家”特色活動。該項目契合青少年健康成長、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等多方面需求,具備堅實必要性。通過春節(jié)前夕舉辦的“冠軍回家”活動,邀請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回到崇仁,與小隊員、青少年、群眾共迎新春,分享成長經歷,指導訓練,傳承冠軍精神,激發(fā)青少年體育熱情,培養(yǎng)體育人才,傳播體育文化,增強社會凝聚力。
6號:湖北省全民健身“趕集會”品牌闊面項目,參賽單位:湖北省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

簡介:該項目活動運用全民健身展演、科學健身指導等“六位一體”的賽會模式,先后在武漢、襄陽、宜昌等12市州舉辦12場,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2025年趕集會項目活動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活動質效,進一步唱響“普及全民健身,締造幸福生活”主題。項目擬在2025年底實現全省17個市州全覆蓋,為構建湖北省特色鮮明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今年趕集會活動計劃在仙桃、黃石、隨州、潛江以及神農架開展五場活動,完成跨度四年,覆蓋全省十七個市州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動。
能力提升項目
7號: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散打搏擊普及推廣計劃,參賽單位:隨州市拳心武術散打搏擊俱樂部。

簡介:該項目依托專業(yè)機構與學校、社區(qū)等多方合作,通過系統化培訓與賽事平臺,每年開展市級以上青少年培訓,提升青少年體質,建立社群促進交流,扶持俱樂部發(fā)展,推動散打運動普及與高質量發(fā)展。
8號:建精品培訓體系 耀宜昌冬泳品牌,參賽單位:宜昌市冬泳協會。

簡介:項目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加強冬泳運動的推廣和賽事體系的建設。通過開設水上救護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完善培訓手冊和賽事執(zhí)行手冊、組織多場冬泳聯賽以及舉辦冬季長江搶渡賽等系列活動,旨在提升冬泳運動的競技水平和辦賽質量,打造國家級冬泳基地,儲備專業(yè)人才,推動全民健身的發(fā)展,塑造“中國冬泳之城”的城市名片,實現體育與文旅的深度融合,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體系。
9號:科學賦能培訓 助力“7.16”漢江方陣暢游邀請賽,參賽單位:襄陽市冬泳協會。

簡介:該項目自2018年起連續(xù)多年舉辦,2025年,該活動將通過執(zhí)行一場高規(guī)格的漢江方陣邀請賽、開展志愿者及專業(yè)人員培訓、形成標準化賽事執(zhí)行手冊等措施,提升活動影響力,打造全國性品牌賽事。活動由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冬泳協會負責組織,涵蓋前期籌備、報名管理、現場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同時注重培訓與經驗總結,以提高賽事組織效率和服務質量。
10號:百項賽事惠銀發(fā),參賽單位:恩施州老年人體育協會。

簡介:該項目秉持“面向群眾、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辦賽理念,旨在建立統一、協調、共享的體育賽事工作機制,實現州縣聯動、體旅聯誼、資源聯享、賽事聯辦、活動聯展,推動賽事管理規(guī)范化建設。
11號:襄陽市冰雪運動系列活動暨第十一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全民冰雪公開課,參賽單位:襄陽市楚星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簡介:該項目積極響應國家冰雪運動發(fā)展政策,整合資源建設真冰場,開展系列冰雪活動,推動冰雪運動普及。通過舉辦冰雪運動講座、組織專業(yè)技能培訓、豐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冰雪運動技能,培養(yǎng)后備人才。
12號:天門市青少年兒童圍棋能力提升項目,參賽單位:天門市圍棋協會。

簡介:項目以圍棋為載體,旨在通過與小學、幼兒園合作,每周開設一堂圍棋課,確保學生扎實掌握圍棋基礎知識。計劃培訓多名圍棋教師,使其具備圍棋教學能力。每學期在各校區(qū)組織圍棋文化征文演講、圍棋賽事、圍棋黑板報,選拔并培育圍棋小選手作為校隊后備力量。
13號:孝感市草根杯業(yè)余籃球聯賽,參賽單位:孝感市籃球協會。

簡介:該項目秉持“全齡共享、生態(tài)共生”理念,致力于構建覆蓋城鄉(xiāng)、低門檻、可持續(xù)的群眾籃球賽事平臺,為廣大籃球愛好者提供公平競技舞臺。2024年,聯賽帶動周邊消費超1000萬元,成為全民健身與城市經濟融合典范。2025年末目標:籃球賽事參與人數突破5萬人次,培育40支業(yè)余球隊、50支青少年球隊,打造3個省級品牌賽事,帶動體育消費增長20%,形成“15分鐘賽事服務圈”。
14號:“乒乓+文旅”的有益探索——襄陽市第八屆漢江流域城市乒乓球比賽,參賽單位:襄陽市乒乓球協會。

簡介:項目旨在促進漢江流域城市間體育交流,提升市民乒乓球技藝與運動健康意識。具體目標包括:確保襄陽市第八屆漢江流域城市乒乓球比賽順利進行,通過培訓提升工作人員、裁判和志愿者的專業(yè)能力,形成標準化賽事執(zhí)行規(guī)范守則。項目實施涵蓋賽事組織、人員培訓、程序規(guī)范等多方面,通過系列行動推動乒乓球運動發(fā)展,增強城市間文化交流,推廣襄陽旅游文化品牌。
15號:柔力伴老 童趣飛揚,參賽單位:襄陽市柔力球協會。

簡介:項目旨在通過建立專業(yè)技術培訓體系、創(chuàng)新“一老一小”服務模式和提升賽事管理能力,推動柔力球運動的普及與發(fā)展。項目培養(yǎng)青少年柔力球后備人才、教練員和裁判員,并推出“柔力伴老·童趣飛揚”服務計劃,為老年人和青少年提供定制化柔力球運動服務,打造具有襄陽特色的柔力球品牌賽事,并形成1套賽事標準,為襄陽市全民健身事業(yè)貢獻力量。
16號:以象棋為紐帶,賦能青少年成長與社會責任,參賽單位:武漢市象棋協會。

簡介:該項目創(chuàng)新打造“文化傳承+教育公平+公益實踐”三位一體服務模式。以專業(yè)團隊為棋眼,通過構建三維賦能體系+二維普及路徑,推進青少年象棋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專業(yè)團隊+專精教學+資源配備+動態(tài)管理,構建“全齡覆蓋-師資鍛造-人才反哺-公益助力”的完整生態(tài)鏈,讓象棋真正成為青少年成長的催化劑。
17號:咸寧市“愛國勇士”國防體育系列競賽,參賽單位:咸寧市射擊協會。

簡介:該項目計劃在咸寧市開展系列試點活動,包括在城區(qū)學校舉辦國防體育站賽、舉辦國防體育夏令營、開發(fā)標準化項目庫等,以期望提升國防體育參與度,樹立湖北國防體育標桿,形成可復制的推廣模式,推動國防體育項目標準化產業(yè)化發(fā)展。與主管單位、學校及退役軍人群體聯動,覆蓋多數群體,提升社會效益和品牌影響力,促進國防體育與多領域的深度結合。
18號:全民健身添活力,體育精神進社區(qū)項目,參賽單位:武漢西渡公益發(fā)展中心。

簡介:該項目通過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體育+非遺等體育活動,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增強社區(qū)凝聚力、傳承傳統文化并推動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通過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培養(yǎng)舞龍、舞獅小組和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同時創(chuàng)新體育活動形式,豐富社區(qū)體育文化。
19號:育苗強基提能——仙桃市“千喜杯”青少年乒乓球邀請賽,參賽單位:仙桃市乒乓球協會。

簡介:該項目通過舉辦“千喜杯”青少年乒乓球邀請賽,面向省市內外6至18歲青少年及非專業(yè)乒乓球愛好者公益開展,并從中選拔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從而達到青少年乒乓球的推廣和普及,搭建非專業(yè)乒乓球愛好者交流平臺,以及培養(yǎng)儲備后備人才的目標任務,為仙桃市及湖北省培養(yǎng)更多乒乓球優(yōu)秀后備人才。
20號:地擲球項目推廣,參賽單位:孝感市健身氣功協會。

簡介:該項目通過聚焦孝感市地擲球運動的推廣與發(fā)展,旨在通過專業(yè)提質與宣傳增效,解決群眾普及與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項目內容涵蓋教練員培訓、社區(qū)推廣活動、賽事舉辦及網點建設,分階段實施,包括項目啟動、組織準備、推廣與培訓、選拔與總結等環(huán)節(jié)。
21號:護航賽事,筑牢防溺防線,參賽單位:潛江市游泳協會。

簡介:該項目通過專業(yè)救生培訓及考核,派出救生員在“五個湖北”系列賽事“暢游湖北”公開水域游泳比賽(潛江站)、“騎遍湖北”自行車比賽(潛江站)、潛江返灣湖濕地馬拉松比賽等各項賽事中負責安全護航工作,保障賽事安全,增強公眾防溺水意識,為潛江以及周邊地區(qū)的游泳賽事保駕護航。
22號:武漢市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單項)基地評審認定工作項目,武漢市青少年體育聯合會。

簡介:該項目通過建立完善評審機制,選拔優(yōu)秀體育苗子,為武漢市培養(yǎng)輸送高水平后備人才。項目內容涵蓋完善評審機制、賦能培訓推廣評估、推動基地建設成效提升等方面,通過多階段實施,優(yōu)化基地評審工作周期,提升整體競爭力。項目組通過集中培訓、嚴格評分、動態(tài)跟蹤等方式,確保評審工作高效、客觀、公正,預計傳播覆蓋青少年人數超過12000人,其他受眾超過200家。
民生服務項目
23號:鄖陽持杖健走公益推廣項目,參賽單位:十堰市鄖陽區(qū)老年人體育協會。

簡介:項目旨在提升鄖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預防跌倒和關節(jié)損傷。項目計劃在鄉(xiāng)鎮(zhèn)場推廣,培訓老年學員及指導員,舉辦季度賽事,推廣全民健身。項目內容包括公益培訓、健走活動、交流賽事和預防運動損傷教育。
24號:少年銀齡航空夢,共筑幸福新家園項目,參賽單位:武漢市武昌區(qū)南湖街寶安社區(qū)青少年航空模型科普中心。

簡介:項目通過組織航空模型運動科普講座、參觀體驗日、運動基地參觀、訓練活動及中老年人航模運動體育培訓,組建“無人機小能手”、青少年運動隊、“航空銀齡志愿服務隊”,參與社區(qū)治理,普及航空知識,培養(yǎng)社區(qū)青少年兒童與中老年人對航模運動的興趣,提升其科技體育素養(yǎng)。
25號:東湖銀輝?八段錦健康坊項目,參賽單位:武漢市洪山區(qū)梨園街康益壽助老服務中心。

簡介:項目通過在東湖社區(qū)開展八段錦培訓,旨在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滿足其健身需求。項目內容包括理論講解、動作教學、練習鞏固和團隊培育。目標是讓80%以上學員熟練掌握八段錦整套動作,并培育至少1支八段錦社區(qū)社會組織,以促進社區(qū)老年人的健康與文化傳承。
26號:武動荊楚薪火緣——沙市區(qū)傳統武術傳承計劃,參賽單位:荊州市沙市區(qū)武術協會。

簡介:以“保護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武術”為主題,通過全民健身活動和創(chuàng)新傳承模式,全民健身專題培訓、太極拳競技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念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華武術進校園”活動、專題展演和非遺申報等,推動荊州地區(qū)傳統武術的發(fā)展。
27號:努力打造市民理想的“健身房”項目,參賽單位:武漢市硚口區(qū)漢江灣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

簡介:項目通過漢江灣全民健身中心,為周邊40萬居民提供低收費或免費的健身服務,每年服務30萬人次以上,重點人群萬人以上。項目內容包括低免開放、公益培訓和國民體質檢測。
28號:弈動武昌項目,參賽單位:武漢市武昌區(qū)圍棋協會。

簡介:項目內容包括圍棋文化進校園、全民圍棋系列賽事、圍棋進社區(qū)和家庭特色活動、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等。項目通過舉辦多種圍棋活動和賽事,提升青少年邏輯思維與專注力,促進鄰里和諧,降低社區(qū)糾紛,延緩老年群體認知衰退,推動圍棋體育文化發(fā)展。
29號:詩酒太極 千年傳承——房縣萬人太極展演項目,參賽單位:房縣體育總會。

簡介:項目通過在房縣舉辦萬人太極展演活動,推廣普及太極拳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yè)發(fā)展。活動包括太極拳培訓、教練員培訓、萬人太極展演等,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弘揚地方傳統特色文化。
30號:樂動城鄉(xiāng)·網聚四季——京山市全民網球培育計劃,參賽單位:京山市網球協會。

簡介:項目依托京山市“網球之鄉(xiāng)”的優(yōu)勢,通過系統化賽事和培訓活動,推動全民健身與網球產業(yè)融合發(fā)展。項目還注重網球與旅游、溫泉、康養(yǎng)等特色產業(yè)的融合,通過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提升京山網球的品牌影響力,促進體育旅游消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31號:舞動大篷車 健康城鄉(xiāng)行項目,參賽單位:大冶市老年人體育協會。

簡介:項目以大冶市老年人健身需求為出發(fā)點,通過“舞動大篷車·健康城鄉(xiāng)行”全民健身培訓志愿活動,深入各區(qū)、街道、社區(qū),為老年人提供專業(yè)健身指導服務。全年計劃開展十場培訓,涵蓋廣場舞、健身球、秧歌、廣播體操等內容。
32號:“小舞鞋·大夢想”體育舞蹈大師訓練營計劃,參賽單位:鐘祥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

簡介:本項目通過舉辦大師公益課、集訓營,集訓基礎、進階、體能、耐力訓練及團隊合作等,全面增強學員綜合素質,為青少年提供高質量體育舞蹈培訓,提升舞蹈技藝與藝術修養(yǎng),推動體育舞蹈普及,促進文化交流與社會健康水平提升。
33號:非遺傳承進校園 空竹舞動促健康項目,參賽單位:武穴市空竹運動協會。

簡介:項目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通過課程體系構建、教學與師資保障、特色活動推廣、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三年內實現武穴市中小學空竹課程覆蓋率90%以上。通過市級展演、課程開發(fā)、教師培訓等活動,形成“一校一品”發(fā)展格局,助力傳統體育與現代教育融合。
34號:洪湖“園丁風采”門球邀請賽,參賽單位:洪湖市園丁門球俱樂部。

簡介:項目通過門球運動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增強團隊精神,豐富生活。項目包括門球進校園、成立社團、開展培訓講座和組織交流賽等,旨在提高教育系統門球運動的參與度和競技水平。
35號:健康洪湖 太極有我項目,參賽單位:洪湖市太極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建設和完善太極活動場地、舉辦賽事、開展培訓和文化交流活動,提升洪湖太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全民健身和文化傳承。
36號:“鳳山問道,太極雅韻”南漳縣第三屆“鳳山書院杯”太極拳(劍)比賽,南漳縣太極拳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舉辦“鳳山書院杯”太極拳比賽、培訓,創(chuàng)新賽制,結合線上線下形式,增加中青年參與,促進太極拳技藝交流與傳承,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文化交流,激發(fā)全民健身熱情,營造和諧社區(qū)氛圍。
37號:水上京山 槳動未來項目,參賽單位:京山市槳板皮劃艇協會。

簡介:項目依托京山市惠亭湖水庫優(yōu)良水域條件,通過周末槳板基礎班、親子槳板日、防溺水課堂等活動,培養(yǎng)青少年槳板愛好者,培訓社區(qū)槳板安全員,并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體驗課程。同時組織參加全國和全省槳板賽事,惠及青少年人群,打造“京山槳板”品牌。
38號:大冶市“自規(guī)杯”羽毛球比賽,參賽單位:大冶市老年人體育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制定科學賽程、邀請專業(yè)裁判、組織專業(yè)宣傳團隊等措施,開展一場羽毛球大賽,覆蓋大冶市多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提高大冶市體育事業(yè)影響力,為大冶市有潛力的羽毛球愛好者提供展示平臺,助力大冶市中老年人羽毛球水平提升和地方經濟發(fā)展。
39號:普及全民健身 弘揚太極文化項目,參賽單位:松滋市太極拳運動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在松滋市各機關、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學校等地普及推廣健身氣功及太極拳文化,引導市民參與運動健身,提高市民對太極文化的認知和參與度。項目內容包括舉辦太極拳教練員培訓、老干部健身氣功培訓、邀請專業(yè)教練講學、組織會員參觀學習、舉辦太極拳交流大賽及展演活動等。
40號:“青春活力、健康高新”青少年體育賦能計劃,參賽單位:襄陽市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追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簡介:項目通過新建社區(qū)體育場地、組織體育賽事及公益課程,體育賽事/體育進校園公益課/體育指導員、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形成“設施+活動+公益指導+培訓”四位一體的基層體育治理模式,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推動全民健身。
41號:締結平安團體 泳出健民篇章項目,參賽單位:通城縣游泳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防溺水救生知識宣講、冬夏游泳打卡活動和游泳比賽,舉行防溺水宣講,組織冬夏游泳打卡活動,游泳比賽,增強社區(qū)凝聚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42號:情系門球——第七屆武陵山門球聯誼賽賽事計劃,參賽單位:利川縣老年人體育協會。

簡介:旨在推廣門球運動,增加參與人數,提高普及率與影響力,同時選拔優(yōu)秀選手,培養(yǎng)具有競技實力的門球人才。通過賽事,進一步提升武陵山區(qū)門球隊的競技水平,促進門球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門球在利川的發(fā)展。
43號:以棋會友 棋樂融融項目,參賽單位:武漢長江新區(qū)象棋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象棋比賽與培訓,舉辦“以棋會友,棋樂融融”公益賽事,并通過會員制和社區(qū)合作,壯大組織規(guī)模,孵化社區(qū)社會組織,提升群眾體育參與度,促進社區(qū)文化交流,并推動社區(qū)象棋運動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同時為象棋愛好者提供更穩(wěn)定和專業(yè)的組織支持。
44號:活力氣排 益啟接力項目,參賽單位:陽新縣氣排球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氣排球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內容包括春季的協會會員交流賽、家庭組合比賽,夏季的公開邀請賽,秋季的教育聯賽,冬季的機關比賽及會員排位賽等,同時組織培訓提升隊員技能。
45號:空竹龍舞 薪火計劃項目,參賽單位:黃石市開發(fā)區(qū)?鐵山區(qū)武術協會。

簡介:本項目通過武術、空竹、鞭陀龍等傳統體育活動,推動全民健身,傳承中華武術精神。項目在街道開展空竹龍舞培訓、空竹龍舞展演活動,編制空竹龍舞培訓手冊或錄制培訓視頻課程,為更多居民提供線上培訓指導。
46號:“益啟跑”共治共享更美好項目,參賽單位:赤壁市長跑運動協會。

簡介:項目通過組織多樣化的跑步活動,舉辦主題跑步活動,開展跑步、登山、親子跑、520愛心跑等特色活動,增強社會凝聚力,同時建立競技群組,培養(yǎng)青少年田徑陪練人才,形成“政府-企業(yè)-學校-社區(qū)”聯動的跑步生態(tài),提升赤壁市全民健身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