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易夢丹)3月27日,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舉辦的2025年湖北“支點建設”系列研討會第一場:“打造聯動支點 加快建設區域融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湖北省委農辦秘書處、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等業界學屆專家學者齊聚東湖之畔,共同探討打造聯動支點的方法路徑。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徐艷國出席會議并講話。本次會議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袁北星主持。

徐艷國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把支點建設的研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戰略任務和基礎工程。既要結合實踐總結經驗規律,又要作出系統深刻的學理闡釋,拿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二是要加強區域聯動研究,圍繞湖北打造聯動支點的目標,強化聯動研究、開放式研究的主動意識、合作意識、協同意識,著力在打造聯動支點上下功夫。三是要加強對聯動本身的研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經驗,對湖北打造聯動支點有著重大參考價值和現實借鑒意義。打造聯動支點,要推進中部六省的聯動走深走實,以更高水平的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工作要走出去,洞察時代脈搏,在更大視野上為建成支點貢獻智庫力量。

徐艷國作總結發言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傅智能就“打造聯動支點,以更高水平的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作主旨發言。傅智能表示,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是國之大者,聯動支點打造是省之要務。針對聯動支點建設目前面臨的交通互聯互通仍需加強、產業協同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不足等問題,提出聯動支點建設路徑應突出差異化發展,避免內卷式競爭,突出互補性合作,提倡攜手共贏。
專題研討環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游艾青,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市情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陸小成,湖北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方亞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吳海濤,湖北省社會科學院人事處處長、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城鄉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彭瑋,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湯鵬飛,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志,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毛鋮分別就各自研究領域內的相關議題發表見解,為聯動支點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十位專家分別作專題發言
游艾青表示,湖北農業產業基礎雄厚,農業科技創新優勢突出,要堅決扛起支點建設政治責任,強化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科技支撐,切實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發力,著力做好進一步強化“有使命科技創新、有組織科研、重點領域突破、有組織成果轉化和體制機制創新”等五個方面工作。
曾剛表示,長三角創新共同體建設在復雜宏觀形勢下意義重大。透過長三角建設經驗,湖北應借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契機,主動承擔全國協調發展脊梁功能,以支點建設為使命,在理順政府與社會關系,深化科技產業、產業創新跨區域融合發展,改革公共服務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
陸小成表示,京津冀三地在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產業對接聯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交通一體化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做法和積累的經驗,對湖北加快建設區域融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但湖北在打造聯動支點上,還要結合湖北自身的實際,多維發力改革創新。
方亞飛表示,“三農”工作是支點建設的基礎。湖北要錨定建設農業強省、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總體目標,做好穩糧、興業、強縣、富民、改革等5篇大文章,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硬支撐。
吳海濤表示,湖北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需要城鄉“雙輪驅動”與“雙向奔赴”。通過數字基建賦能、生態價值轉化、產業飛地升級、人才雙棲探索、金融產品創新及文化資本化等路徑,破解現實痛點,抓住發展新機遇,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新跨越。
彭瑋認為,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理論邏輯是遵循“兩個客觀規律”,即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和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歷史邏輯是重塑“兩個重要關系”,即新型工農關系和新型城鄉關系;現實邏輯是抓住“兩個關鍵場域”,即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融合發展。
湯鵬飛認為,“十四五”時期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在戰略、發展、聯動、機制四維上成效與問題并存。展望“十五五”,需借勢發力、競合共融、精準突破,探索跨行政區合作新機制,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陳志認為,近年來,湖北省后續幫扶工作成效顯著,未來湖北應聚焦支點建設,強化產業韌性與社會化協作、完善監測響應與政策銜接、落實分層分類幫扶、構建數字化監管平臺整合資產全周期數據,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夯實城鄉融合發展根基。
毛鋮認為,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須把握好數字技術治理方式與傳統治理方式的無縫銜接、數字工具運用與“指尖形式主義”整治的有效協調、治理數字化供給與農民多元化服務需求的精準對接與數字能力要求與干部數字素養水平的適時匹配。強調要客觀辯證地審視鄉村治理數字化,攜手共助鄉村治理數字化。
會議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農村經濟研究所和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城鄉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共同承辦,全院師生、院外專家、媒體代表共百余人參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