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櫻綻放,千湖競秀。3月29日,以“以工富漁,健康生活”為主題的“2025年淡水魚加工業發展大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薛長湖及全國淡水魚加工企業代表、行業學者、媒體代表等300余人齊聚江城,圍繞淡水魚加工產業的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全鏈協同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與力量,共謀淡水魚加工產業新未來。
大會在中國鄉村發展協會、湖北省鄉村發展協會指導下,由武漢市鄉村發展協會聯合中國食材電商節組委會、湖北水產集團、長江日報等單位主辦。武漢市農科院、武漢市水產學會、武漢農學會等單位協辦。

淡水魚加工業發展大會現場。劉帥 攝
開幕式:
凝聚共識 共謀產業發展新篇章
作為全球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國和消費國,我國淡水魚產業正面臨從“產量優勢”向“價值優勢”轉型的關鍵階段。湖北作為“千湖之省”、武漢作為“百湖之市”,淡水魚產量常年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武漢市水產品產量達49.5萬噸,穩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如何以加工技術升級驅動產業價值鏈提升,成為本次大會的核心議題。
開幕式上,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齊國指出,淡水魚加工業是推動漁業增效、農民增收、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體系,實現漁業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湖北省鄉村發展協會會長劉曉洪提出“三化”發展路徑——數字化升級、綠色化轉型、品牌化突圍,強調湖北將依托資源優勢,推動全產業鏈實現創新發展。武漢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則向全國企業家發出邀約:武漢將以最優政策、最佳服務,支持企業在漢布局深加工項目,共同擦亮江城魚鮮品牌,打造全國淡水魚加工產業創新高地。
院士把脈:
科技賦能 錨定產業升級方向
在院士指導講話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薛長湖教授直擊行業痛點,分析了我國淡水魚加工業面臨的現狀與不足,為行業發展把脈定向。他指出,我國淡水魚加工業已站在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從國家到地方都加大投入支持產業發展,如武漢設立5億元產業基金,重點扶持魚糜制品、生物制藥等高附加值項目。未來十年,行業將圍繞“高值化、智能化、綠色化”主線,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預計到2030年,行業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其中精深加工產品占比將提升至40%。
水產加工業不僅是傳統產業,更是充滿潛力的“藍色經濟”引擎。薛長湖院士特別提到湖北武漢的產業優勢:長江中游豐富的水系資源與華中地區密集的科研院校所形成獨特產學研協同優勢,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優勢,發展好淡水魚加工業,打造產業創新高地。

參會代表認真聽報告。劉帥 攝
專家論道:
剖析現狀 探索破局之道
在主題演講環節,三位行業權威專家圍繞淡水魚加工產業發展從宏觀趨勢、區域實踐和產業出路多維度展開深度解析,探討湖北武漢產業升級的路徑與策略。
上海海洋大學汪之和教授介紹我國水產品加工基本概況指出,我國淡水魚加工率不足20%,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亟須通過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及加快新技術研發、優化區域布局等推進產業發展,提升附加值。湖北連續29年淡水養殖面積、產量全國第一,武漢作為重要的漁業產業聚集地,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華中農業大學熊善柏教授針對湖北武漢淡水魚加工業的潛力優勢、短板不足,提出強化龍頭引領、建設產業集群、培育特色品牌等對策建議。湖北水產專家何秋生則聚焦“淡水魚加工業的根本出路”,呼吁行業向“四化”邁進——產業化整合資源、規模化降本增效、標準化保障品質、專業化提升技術,構建從養殖到餐桌的全鏈條競爭力。
企業實踐:
向“鏈”而興 創新案例點亮產業未來
大會同步設立“向‘鏈’而興”實踐經驗分享環節,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展示創新成果。
湖北水產集團以“以工促漁,蝶變正當時”為題,分享了該集團近年來在漁業加工、科技創新方面的顯著成果。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淡水魚加工營養健康和綠色產品最新研發案例,揭示魚副產物綜合利用的巨大市場潛力。“在淡水魚加工過程中,冷鏈與加工技術的協同發展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品質與市場流通。”供銷冷鏈(荊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分享了近年來在淡水魚預制產品和品牌建設的創新實踐。作為全國知名共生餐飲食材供應鏈服務商,武漢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結合自身實踐與經驗,分享了關于淡水魚加工業創新發展的思路。從科技創新到市場拓展、從產品研發到產業協同,這些優秀案例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多維度的發展思路與寶貴經驗。

企業經驗分享環節,與會嘉賓聚精會神聆聽。劉帥 攝
區域招商:
競展“漁”引力 共繪“魚米之鄉”新景
作為大會亮點,武漢市黃陂區、江夏區現場推介產業優勢:黃陂區以建設“全市唯一、中部領先”市級農產品加工園為載體,突出“生態優先、科技強漁”理念,展示了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雄厚實力與資源優勢。江夏區聚焦“一條魚”工程,從“一條魚”到“全鏈條”的蝶變,展示了特色漁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及打造中國淡水產品預制菜之都的決心。兩個區的相關負責人現場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企業關注黃陂江夏、投資黃陂江夏,共同推動漁業與農產品加工產業邁向新的高峰,共享生態紅利、共創產業標桿、共拓市場藍海。
大會壓軸環節,揭曉2025淡水漁業“爆款王”推薦結果并舉行簽約儀式。現場同步發布《淡水魚加工高質量發展倡議書》,呼吁行業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共建綠色智能產業鏈,共筑新時代“魚米之鄉”新圖景。
“這場匯聚政、產、學、研各界的盛會,不僅為淡水魚加工業提供了技術路線圖,更搭建起資源對接的高端平臺。”一位參會企業界人士表示: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的雙輪驅動下,淡水魚加工業將加速邁向千億級產業集群,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讓一尾魚游向世界,讓一座城因漁而興!”武漢市鄉村發展協會負責人感嘆:武漢,這座“因水而盛”的城市,正以開放之姿,迎接淡水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代。
(長江日報記者蔣太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