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黃瀅瀅、陳帥)春日的銅都大冶,萬物競發。濱湖學校木工坊傳來此起彼伏的刨削聲,學生們專注地打磨木藝作品,在玩樂中感悟傳統文化;在武備路中學紅色教育基地,一堂跨越時空的思政課正重現大冶兵暴的歷史風云;職校學子走進勁牌公司生產車間,觀看“中國制造”的智能生產線,思考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這一幕幕場景,正是大冶市構建“大思政課”體系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大冶市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使命,錨定“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目標,圍繞教師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創新、實踐平臺拓展“三維發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育人新范式,引導青少年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堅定理想信念,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強基固本:鍛造思政“名師”隊伍
為破解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強”的難題,2022年,大冶市實施“思想鑄魂”工程,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打造思政“精品課”和優秀案例26節,構建起引、育、評、激的全鏈條培養體系。
“救援現場的驚心動魄,讓我明白什么是生命至上?!彼{天救援隊皮建軍的宣講課上,學生們屏息聆聽雅安地震救援故事。這位“大愛無疆”的金牌講師,正是大冶市“大思政課特邀講師團”的一員。
大冶一中副校長羅克松以“紅燭精神”為主題,講述自己從“遇見光”到“成為光”的歷程,以“追光而遇,沐光而行”的理念激勵廣大青年教師。
白衣為甲的抗疫精神、樂于奉獻的志愿精神、敢為人先的工匠精神、愛崗敬業的紅燭精神、見義勇為的英雄精神……大冶市打造“中小學大思政課特邀講師團”,匯聚各領域先鋒人物,定期開展巡回宣講,將鮮活事跡融入課堂,讓榜樣的力量直抵人心,為思政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以賽促教,推動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大冶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文君提出,各學校要利用有效資源、結合學校特色,講好“大思政課”,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我愿始終保持初心,見證每一個孩子從懵懂無知到明理懂事……”2024年11月8日,在大冶市第一屆中小學班主任素養大賽上,大冶市觀山小學教師徐夢琦以“童年有一千種色彩,每一種色彩都應該被接納”的理念獲特等獎,展現新時代育人智慧。
班主任是思政教育的“排頭兵”,近年來,大冶市各校圍繞“育人方略”“案例分析答辯”等方面,常態化舉辦教師業務能力競賽,學習總結“家校社共育”“心理疏導”的經驗,推動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

守正創新:打造思政“金課”矩陣
大思政課是教書育人、培根鑄魂的關鍵課程。2024年9月,大冶市教育局與大冶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聯合推出“筑夢青春,強國有我”思政課系列微視頻,將勞動教育、科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紅色教育等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為師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一批批扎根鄉村的教師前赴后繼、竭力耕耘,讓保安鎮小學在教育教研方面屢獲佳績?!北0叉傂W通過數次教學打磨,多學科量化分析,基于省市各級教科院專家引領建構的“一主體、二原則、三要求、四環節”“元趣課堂”教學模式逐步趨于成熟,讓課堂富有趣味。
學科融合,破解“孤島困境”。2024年,大冶市濱湖學校系統規劃了公民素養、文化修身、藝術熏陶和身心健康等四大類思政課程群,并制定了愛國主義、勞動體驗、強身健體、陽光心理等12個課程方案,實現“門門課程有思政味”。
名師引領,激活“頭雁效應”。2024年9月26日,在“大冶市中小學精品思政課展示交流暨大思政課宣講活動”上,大冶市實驗高中的陳嬋老師以《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為題,借“頂流悟空”探討文化出海,將網絡熱點融入教學,匯聚學生自信自強、繼往開來的精神力量。
精品孵化,培育特色品牌。大冶市教育系統打造“一校一金課”:尹家湖中學依托法治教育基地開發《若水少年》法治課程,通過藝術與德育相結合,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之美;陳貴鎮小學將紅色故事融入勞動教育,構建“一帶五成”特色課程,培育知行合一的時代新人。

潤物無聲:鑄就育人“大格局”
“從‘獨奏’到‘交響’,思政教育正在重塑大冶教育生態?!敝芪木榻B。
家校共育,凝聚育人合力。2024年,大冶市教育系統打造“書香滿城,悅讀共享”的閱讀品牌,開創“1+N”每月讀書分享會模式,構建了一個涵蓋機關、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在內的五位一體讀書模式,使思政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閱讀中鍛煉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思政課不僅要在課堂上講,更要在社會大課堂中實踐。大冶市教育系統積極鏈接紅色教育基地、紀念館、古銅礦遺址、科技館等資源,挖掘本土優秀歷史文化,創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品牌,通過館?;?,研發系列校本活動課程,構建館校合作、研學賦能育人模式,讓思政教育在行走中“活”起來。
作為此種模式的踐行者,大箕鋪鎮小學立足本土資源,構建“探尋家鄉紅色記憶”“我是小小環保志愿者”“福利院敬老孝老”“探尋家鄉文化,傳承非遺精神”等四大特色實踐課程,讓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認同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從聆聽者成為傳承者?!贝蠡佹傂W教師陳麗萍介紹,通過沉浸式實踐,學生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從紅色舊址到田間地頭,從理論宣講到實踐行動,大冶市教育系統以“行走的思政課”為紐帶,讓思政課跳出書本、扎根大地,在青少年心中深植愛黨愛國、奉獻擔當的種子,讓思政教育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大冶市正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推進思政課建設與教育綜合改革深度融合。隨著“大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創新舉措落地,一幅“課內與課外共振、理論與實踐交融、守正與創新并進”的思政育人圖景愈發清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