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沈素芬 何琛 通訊員陳弘)4月1日,湖北支點建設系列智庫懇談會第三場(成渝專場)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樞紐”。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四川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姜怡,華中師范大學校長彭雙階出席會議并致辭。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友洲主持會議。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許巍出席會議。
劉愛國表示,四川、重慶和湖北共飲長江水,自古經貿往來密切、人文交流頻繁、淵源深厚,現今中部地區與成渝地區同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交匯帶上,天然具有聯動基礎和協同發展優勢。中部與西部、湖北與成渝交流互動、攜手并進,有利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有利于為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有利于更好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探索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路徑。
姜怡表示,近年來湖北、四川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發展勢頭都很足,兩地人文相近、經濟相融,且同屬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具備深化合作的堅實基礎。此次懇談會充分展現了川鄂兩地社科界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使命擔當,也為四川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寶貴借鑒。她希望川鄂兩省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兩地社科界加強交流,跨區域組建高水平團隊,聯合攻關,推動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攜手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彭雙階在致辭中強調,華中師范大學始終秉持“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的校訓,積極服務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他期望,以此次懇談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川渝地區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智力、資本、技術與市場優勢,助力湖北加速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共建“長江教育創新帶”,為湖北“支點建設成勢見效”夯基壘臺。
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獻計獻策,并高度肯定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部署和行動。
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黨委書記李后強從物理學的“里奇流”演變規律分析了湖北當前的發展,認為根據演變規律,湖北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須采取“最小作用量原理”路徑,實施多種“手術”,加強區域協同與開放合作,強化工程與項目,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樞紐建設、綠色轉型為核心,形成“磁場效應、燈塔效應”,產生強大吸引力和導向力。同時,他提出了多個方面的建議。
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重慶市人民政府原參事、重慶大學原黨委常務副書記陳德敏介紹了重慶市推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經驗,給湖北支點建設提供了具體案例和經驗分享。
重慶老年高等教育工作者協會會長、重慶大學原黨委副書記肖鐵巖高度肯定了湖北省實施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建設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他介紹了重慶市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成功經驗、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進做法等,為湖北省的發展提出了建議與看法。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認為,湖北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重慶與湖北唇齒相依,在科技創新聯合攻關、高端人才共享共用、現代產業互補共進、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等方面可以探索協同發展模式,二者共同舞動長江經濟之龍,全力服務民族復興。
四川旅游學院校長、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王川來自文化領域,他表示,湖北作為長江中游核心,與國家戰略腹地的四川緊密相連,并通過成渝雙城經濟圈,深度構筑起從江漢平原到成都平原的區域梯度產業廊道,可以實現成渝雙圈制造與內陸開放平臺的深度協同。他建議川鄂戰略支撐,共同構筑起長江流域發展新格局的使命;生態共治,共同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的使命;文旅共發展、共答新時代的同題答卷。
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陳井安、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志生、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夏志強、四川省湖北商會常務副會長、九合天(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尚俊、成都市動漫網絡文化行業協會秘書長朱曉宇等結合各自的專業領域和實踐經驗,圍繞戰略聯動、經濟協同、文旅融合、生態共治等展開深入研討,為推動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懇談會由湖北省社科聯指導,華中師范大學主辦,湖北省國家治理研究會、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來自湖北省社科聯、湖北省國家治理研究會、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專家學者及師生代表參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