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瀅瀅)當1919年愛國青年的呼喚與2025年科技攻關的誓言在舞臺上交相輝映,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讓思政教育煥發新活力。4月27日,大冶市“弘揚‘五四’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 建功支點建設”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在市融媒體中心舉行,原創舞臺劇《青春之火》以藝術與思政交融的創新實踐贏得喝彩。
活動現場,大冶一中還地橋學校創作的原創舞臺劇《青春之火》成為全場亮點。該劇突破傳統思政課形式,采用"時空對話"敘事結構,將1919年救國圖存的熱血青年與2025年科技強國的奮斗青年置于同一舞臺,通過跨時空對話展現“五四”精神的百年傳承。

據悉,該劇由34名參演師生歷時一個月籌備,通過史料研究、走訪老黨員、實地探訪紅色教育基地等方式深挖歷史內涵,讓藝術表達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時代感染力。
舞臺上,歷史吶喊與現代誓言交相輝映;當青年演員重現五四運動場景時,不少觀眾熱淚盈眶;抗疫青年逆行身影與科研工作者攻克“卡脖子”技術的畫面切換,巧妙呈現不同時代的青春擔當。

用青春語言講好大思政課,將思政教育轉化為可感可觸的青春敘事。演出尾聲,全體演員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集體宣誓將氣氛推向高潮。這句融合歷史傳承與時代使命的青春宣言,引發全場共鳴。
“在查閱五四運動史料時,我真正理解了‘青年擔當’的分量。”飾演青年學生代表的高一(5)班學生曹鑫鑫感慨道,排演期間,校團委組織的歷史細節講座、主題研討和紅色研學活動,讓課本上的歷史變成了可觸摸的精神傳承。

“思政教育需要打破傳統說教模式。”大冶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將持續深化“大思政”育人體系,讓歷史敘事年輕化、時代使命具象化,讓更多學生在藝術熏陶中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