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訊(通訊員 孫小婉)4月28日,走進位于黃梅縣濯港鎮的湖北康宏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新修建的年產3萬噸米糠油生產線項目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做最后收尾工作。

“該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主要建設下料車間、膨化車間、進出車間、散裝庫等四個部分,目前設備安裝已完成95%,預計今年6月份可正式投產運營。”公司行政總監彭智鷹介紹道。
這條生產線的建成,不僅是企業發展的新突破,更是濯港鎮延伸主導產業鏈的關鍵一步。一直以來,稻谷加工存在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每100斤稻谷加工后,僅有60斤轉化為大米,剩余40斤副產物——稻殼和米糠常被低價處理。而米糠實則是“寶藏”,水稻64%的營養蘊藏其中,其高含油率與豐富的谷維素,讓它享有“油脂軟黃金”的美譽。康宏糧油年均處理15萬噸稻谷,可產生1.8萬噸米糠。
“過去這些米糠僅能以每噸2000元的價格銷往飼料廠,如今米糠油生產線投產后,米糠15%轉化為米糠油,每噸銷售價格飆升至8000元,剩余85%的糠粕每噸也能賣到2800元,經濟效益實現數倍增長。”彭智鷹說,依托項目延長產業鏈,提升效益鏈,真正實現了把每一粒稻谷“吃干榨凈”。
除了米糠油生產線項目,今年康宏糧油還啟動了大米生產線色選機組與包裝機組設備升級改造項目。據悉,過去,公司使用手工真空包裝機包裝大米,需要6-7個人手動打包,一天才能完成600包的包裝任務。升級改造后,采用全自動大米生產包裝機,只需一個人操作,一小時就能達到600包,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立足大米加工產業,康宏糧油通過抓項目,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精深加工質量,更成為連接工農、溝通城鄉的橋梁,這也是濯港鎮“強一接二連三”發展思路的生動實踐。
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濯港鎮的農副產品加工規上企業數、產值分別占全鎮的64.3%、89.7%,是該鎮主導產業。近年來,濯港鎮憑借其農業基礎和突出優勢,圍繞“延鏈補鏈”“接二連三”的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激活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持續擦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這張“金名片”。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濯港鎮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立足精深加工等項目聚焦發力,激發農業‘接二連三’新活力。”濯港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桂倩介紹,依托廣大鄉賢人才資源,力爭全年新招引項目5個以上。同時,挖掘太白漁歌、農耕文化等特色資源,投資運營太白新村文旅項目,為農業產業融合注入新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