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凝固時光的青銅器
被AI織就毛絨外衣
當沉睡多年的瓷器
披上軟糯絨毛
歷史將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蘇醒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新海南客戶端
文創(chuàng)品牌“絨絨島”
聯(lián)動海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共同發(fā)起#讓生活絨起來#計劃
讓肅穆的文明印記
與當代治愈美學碰撞出火花
這場覆蓋全國五省的博物館聯(lián)動
不僅是對文物生命力的創(chuàng)新詮釋
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們以柔軟的方式
讀懂文明的重量

每一件
都是穿越千年的高萌暴擊
浙江省博物館
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

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小巧玲瓏,尺寸接近一個成年人的手掌大小,其胎質細膩潔白,通體施溫潤肥厚的粉青色釉,仿佛自帶“煙雨江南”的氣質。硯滴的造型,被做成了一艘漂在水面上的扁舟,舟上艙篷、艄(shāo,船尾)篷、欄板一應俱全,雕刻精細,栩栩如生。
四川博物院
蟠龍紋蓋青銅罍

罍(léi),盛酒器,是古人祈禱風調雨順或祈求祖先保佑等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禮器之一,功用決定著器宇軒昂,這是一件代表西周青銅器最高水準的銅罍。其造型別致,紋飾華麗,蓋上蟠龍有十字形雙角,嘟嘴瞪眼萌態(tài)十足,前足踞于蓋頂盤尾為蓋。背有立棱, 身飾雙回紋和常見的巴蜀符號。
海南省博物館
宋代青白釉花口鳳首壺

此壺造型是受唐代波斯金銀器風格影響而演變來。口部盛開的四瓣花象征鳳冠,鳳首上大喙、大眼,長頸漸寬,豐肩圓腹,頸下部有三道凸弦紋,腹部有兩道弦紋,鳳首后部恰似一束長羽,上飄呈鉤狀。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泛青,晶瑩剔透,是宋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甘肅省博物館
銅奔馬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或馬超龍雀,是1969年甘肅武威當?shù)責o意挖出的一處墓葬里出土的,而這個墓葬就是現(xiàn)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雷臺漢墓。銅奔馬,這匹飛翔的馬踏過千年歷史飛奔而來,如奇跡般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它高超的鑄造工藝讓全世界為之驚嘆。
盤龍城遺址博物院
銅帶鋬觚形器

銅帶鋬觚形器,高18.5厘米,容積約440毫升,是一件飲酒器。整體造型兼具了觚、斝、角等青銅酒器的部分特征,左右對稱,富有美感,是盤龍城先民們的獨具創(chuàng)新,它們吸收中原文化,又結合地方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志。
從賽博世界到實體萌物
從二次元走進三次元
「絨絨島」文創(chuàng)品牌
正在重塑陪伴的無限可能
以軟萌攻勢“絨"化全網

你最期待哪款文物做成實物?
評論區(qū)告訴我!
來源:南海網、新海南客戶端、南國都市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