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呂改玲)5月20日,黃岡市疾控中心收到一份跨越千里的特殊禮物——一面印有“鄂新同心筑防線 傾囊相授促提升”字樣的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這面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疾控中心的錦旗,不僅承載著邊疆疾控同仁的深厚情誼,更見證了兩地疾控系統兩年來在人才培養、技術共享、能力共建上的深度交融。

從長江之濱到天山腳下,鄂疆兩地疾控人以實際行動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共同譜寫公共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在黃岡學習的兩個月,我不僅掌握了檢驗檢測的核心技術,更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4月24日,新疆五師疾控中心業務骨干黃林麗結束在黃岡市疾控中心的進修后感慨道。作為兩地人才交流計劃的重要一環,黃林麗的研修聚焦于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檢查、飲用水全流程監管及水質采樣檢測等工作。
期間,她全程參與黃岡市疾控中心承擔的消毒產品(一次性衛生用品)經營單位樣品采樣、涉水產品生產企業現場審核、醫療廢物專項行動。黃岡市疾控中心為其量身定制“導師帶徒”計劃,由衛生監督科科長程燕春和岑紅軍全程指導,確保技術“帶得走、用得上”。

事實上,這樣的雙向人才互動早已成為兩地協作的常態。2024年5月,新疆五師疾控中心檢驗專業技術人員王琴赴黃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進修,重點學習水質檢測新技術和實驗室信息化管理。
同年6月,黃岡市疾控中心李聰博士遠赴新疆五師,開展為期15天的“送教上門”服務。他深入當地實驗室,對新疆五師疾控實驗室基礎設施、儀器設備、人員能力、檢驗流程、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評估,解決了長時間困擾檢驗人員離子色譜儀性能不穩定的問題,還耐心指導同事們掌握新技術、新方法,順利完成了100份生活飲用水33項理化指標的測試工作,推動五師疾控檢測能力躍升新臺階。
“技術交流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賦能。”黃岡市疾控中心主任戴純清表示。近年來,兩地互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與共享,真正實現了“交流一人、帶動一科、提升一域”的目標。
今年5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培訓如期舉行。中心副主任王芬圍繞“以案為例,如何開展高質量暴發調查和報告撰寫”,結合疫情處置案例,為新疆五師疾控同仁進行專題授課;檢驗科副科長易磊通過視頻連線,深入講解“衛生應急實驗室檢測”相關內容。屏幕另一端,五師疾控近20名業務骨干邊聽邊記,實時提問互動。“這種‘云端課堂’既專業又實用,幫助我們突破了地域限制,讓先進經驗實時共享變成現實。”五師疾控中心同仁高度評價。
五師疾控中心在感謝信中寫道:“兩地疾控同仁的情誼正如春日新芽,生機盎然,我們深切期待與貴中心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錦旗傳遞的不僅是感謝,更是對未來的期許。
目前,兩地正進一步深化技術合作,為“一帶一路”衛生合作提供技術儲備。黃岡市疾控中心推動協作從‘輸血式’向‘造血式’升級,攜手打造東西部疾控協作樣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