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陳佳、葉妍、陳帥)沿姜橋港遠眺,兩岸綠樹成蔭,一灣清流千年流淌,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景致撲面而來……近日,大冶市姜橋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的加持,讓這座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村,持續綻放文明之花。
近年來,姜橋村深耕環境整治、文化傳承、文旅融合三大領域,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生態賦能、文化鑄魂、產業富民”的特色發展路徑,實現了從老舊古村到旅游名村的華麗轉身。

環境整治:喚醒水鄉靈韻,重塑生態家園
多年來,姜橋村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環境治理格局。
曾經,姜橋村面臨著污水橫流、垃圾亂堆、河道淤塞等環境難題,每到枯水期,港里污水散發的惡臭讓村民苦不堪言,不僅破壞了村莊的美觀,還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2015年,姜橋村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破繭成蝶的決心,實施了一系列“微改造”工程,打響了一場環境整治攻堅戰。
該村將基層治理與環境整治相融合,通過30余次黨群座談會、灣組夜話會等方式廣集民智,激活村莊理事會、村民監督委員會等自治組織效能,收集群眾意見200余條。
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們積極投身整治工作:黨員干部帶頭清淤疏港、清掃街巷,帶動村民組建衛生志愿服務隊,形成“支部吹哨、黨員報到、群眾參與”的治理閉環。

此外,該村還推行“一次一積分、一月一公示、一月一兌換、一月一評選”的“四個一”積分管理模式,將環境衛生納入積分制,村民們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環境維護的積極性,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
同時,以典型評選樹立標桿,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累計表彰“最美婆媳”“文明戶”60余戶,讓“廉、儉、勤、善”的傳統美德浸潤人心,形成“戶戶爭先進”的良好鄉風,為環境整治注入精神動力。
環境整治的成效,不僅在于長效機制的建立,更體現在硬件設施的改善上。
3公里道路完成硬化,讓村民出行更加便捷;1.2萬立方米河道清淤,3座古橋修繕一新;游廊、浮雕、“小游園”“下堰塘大壩”等景觀節點依勢而建,實現“污水橫流”到“小橋流水”的生態蝶變,繪就“水清、路暢、景美”的水鄉新畫卷。
如今漫步在姜橋村,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美景如詩如畫,既成為村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感受這份寧靜與美好。

文化傳承:守護文化根脈,延續歷史記憶
姜橋村歷史悠久,系茶馬古道驛站之一。多年來,該村高度重視傳統文化保護與非遺文化傳承,讓千年古韻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姜橋村是中國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之鄉。“年豐物阜家家樂,國泰民安處處興”,這些對聯詩詞不僅寄托著村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祈盼,更讓詩詞楹聯文化由此深入人心。
多年來,該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詩詞楹聯創作、非遺技藝傳承等文藝活動,不僅讓姜橋充滿文化韻味,也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遇見姜橋”沉浸式音樂劇、“筆墨水鄉”書法展、“詩畫姜橋”攝影展、舞龍舞獅節、油菜花節、水鄉漂流等特色活動,讓詩詞歌賦與民俗技藝從“深閨”走向“舞臺”,讓“藝術鄉建”在姜橋落地生根,構筑起鄉村文化振興的精神高地,煥發出更加絢麗奪目的風采。
非遺文化是姜橋村的瑰寶,也是村民們的精神寄托,姜橋龍燈和“姜橋芋頭圓子”制作工藝作為當地的非遺項目,承載著數百年的歷史和文化記憶。
姜橋龍燈歷史悠久,現已申報批復為“黃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的龍燈盛會從臘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結束。龍燈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放鞭炮,是村里最熱鬧的時刻。
“姜橋芋頭圓子”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不僅外觀獨特、口感鮮美,更蘊含著團圓、吉祥的寓意。
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美食,在制作工藝上,從選料到制作都有著嚴格的講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如今,芋頭圓子不僅是當地百姓餐桌上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枚美食名片。

文旅融合:挖掘古韻魅力,點亮鄉村新活力
姜橋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姜橋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精心打造了三條精品旅游線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鄉村旅游老街體驗線、農業觀光線和鄉村郊游線,串聯起古街、古橋、古民居、百畝油菜花海等資源,形成“春賞花海、夏游水鄉、秋品碩果、冬觀龍燈”的全季旅游格局。
當前,每年舉辦的油菜花節已成為姜橋村亮眼的旅游名片。花開時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著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既能品嘗到美味的葡萄,又能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一位游客在體驗后贊不絕口。

在旅游項目開發上,姜橋村不斷推陳出新,積極培育葡萄采摘園、農家樂、民宿等業態,開發研學旅行、康養度假等新業態,帶動200余名村民就業,實現“村民變股東、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旅游商品”的產業升級。
如今的姜橋村,一幅產業興旺、生態秀美、文化繁榮的鄉村振興圖景徐徐鋪展。
古橋流水間,民宿、農家樂鱗次櫛比,研學團隊與游客絡繹不絕;非遺工坊里,姜橋龍燈傳承人舞動著百年技藝,芋頭圓子的香氣氤氳在青石板街巷。
文旅融合不僅讓這個古村落成為 "網紅打卡地",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村民端起 "旅游飯碗",特色農產品搭上文旅快車走向全國,真正實現了 “在家門口就業,靠好風景致富”。
站在全國文明村鎮的新起點上,金湖街道錨定更高目標:將繼續以 "黨建紅" 引領 "生態綠",堅持 "黨建引領強根基、群眾主體激活力、生態賦能增底色、文化鑄魂提品質、產業富民促增收" 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姜橋村國家級3A旅游景區創建,讓千年古村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文明之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