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條會呼吸的岸線正與千萬市民共同生長,見證著武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澎湃動能。”6月12日,2025武漢水務“城市觀察團”系列探訪活動走進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青山段,在7.5公里蜿蜒岸線上,沉浸式感受“城市、堤防、江灘、水景”有機融合的精妙設計,解碼武漢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的實踐路徑,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師生們感慨。

2025武漢水務“城市觀察團”系列探訪活動走進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青山段。記者彭年 攝
工業遺存變身觀景平臺與藝術裝置,見證十里鋼城生態轉型之路
“這里曾是武漢最繁忙的工業碼頭聚集地。”隨行講解員介紹,青山江灘135.48公頃的區域曾密布著數十個貨運碼頭。隨著城市發展理念轉型,2013年啟動的青山江灘綜合整治工程,通過拆除碼頭、騰退廠房,讓這片承載工業記憶的土地迎來新生。2017年6月全面開放的青山江灘,如今已成為“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海綿城市典范。
“城市觀察團”行走在透水鋪裝的慢行步道上,兩側高低錯落的生態綠植間,三座巨型吊車格外醒目。“如今的青山江灘沿岸還保留著五糧庫碼頭、一冶重件碼頭、紅鋼城碼頭3處工業碼頭遺址。”工作人員介紹,保留碼頭吊機、鐵軌等工業遺存,將其轉化為觀景平臺與藝術裝置,如“紅鋼記憶”雕塑群,讓鋼鐵骨架與江灘綠意對話,彰顯武漢“因鋼而興”的城市基因,“這些銹跡斑斑的鋼鐵巨構,既是城市記憶的載體,更是生態轉型的見證。”
創新生態堤防技術,海綿式江灘助力美麗湖北建設
“青山江灘綠化面積占到八成,是當年武漢所有已建江灘中綠化比例最高的,占灘地總面積的60%以上,也是當年武漢市第一個海綿式江灘。”在與“城市觀察團”的座談交流中,武漢城發集團武漢生態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園林分院院長熊穎一語道出青山江灘的生態底色。

武漢城發集團武漢生態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園林分院院長熊穎與“城市觀察團”座談交流。記者彭年 攝
熊穎介紹,不同于傳統直立式防洪堤冰冷的水泥墻面,青山江灘以開創性的1:10緩坡式堤防,構建起“堤頂通城、坡面親江、地下聯城”的立體生態空間。堤頂綠道如絲帶串聯城市脈絡,坡面植被隨風輕舞親近江水,堤底停車場巧妙隱匿地下,實現功能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憑借這一創新設計,青山江灘一舉斬獲國際C40城市獎“城市的未來”獎項。

青山江灘沿線設置了大量的生態草溪和雨水花園。“城市觀察團”成員吳暄 攝
在探訪過程中,“城市觀察團”成員們觀察到,青山江灘沿線設置了大量的生態草溪和雨水花園。熊穎詳細介紹,這些生態設施通過水生植物根系構成的天然濾網,將雨水層層過濾后滲入土壤,有效補充地下水資源。而堤坡兩側,由喬、灌、草、花交織而成的立體植被緩沖帶,宛如綠色衛士,不僅減緩雨水徑流速度,還能攔截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
“這些生態舉措,不僅修復了沿線生態環境,更為生物多樣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是長江大保護理念最生動的實踐。”熊穎的話語,道出了青山江灘生態堤防創新實踐的深遠意義。
“鋪到百姓心坎上”的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持續釋放生態紅利
2020年底,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項目啟動,圍繞長江、漢江岸線396公里,構建“水、岸、灘、堤、城”和諧共生的親水空間。武漢市民王濤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是‘臨江不見江’,現在變成‘推窗見綠、出門親水’。這生態廊道,鋪到了百姓心坎上。”

“城市觀察團”走進青山江灘婚禮長廊。記者彭年 攝
面對“城市觀察團”對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提問,武漢城發集團熊穎回應:“青山江灘不僅重塑了生態底色,更以優質環境吸引商業投資,帶動旅游、服務等產業繁榮,激活區域經濟‘一池春水’。”
記者了解到,百里長江生態廊道串起八鋪街櫻花林、楊泗港滑板公園、青山工業遺址博物館,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萬人次。這片曾經的工業岸線,如今既是市民休閑娛樂的生態樂園,也是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的活力引擎。

青山江灘俯瞰圖。通訊員 供圖
“青山江灘最大限度地還原了長江原生態美景,真正做到把江景還給市民。”在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師王珺婷看來,青山江灘前期為工業生產、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改造成便民利民的江灘公園,同時兼具生態、防洪、休閑、旅游等豐富功能,真正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今年是全面實施美麗湖北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生態承載力的重要之年。”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構建安全廊、生態廊、文化廊、交通廊、發展廊“五位一體”的長江生態廊道,著力打造世界級濱水空間典范、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示范區,推動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為加快建成支點貢獻水務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