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劉波 羅睿)在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銀行黃石分行始終秉持“金融為民”初心,將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置于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守護好客戶的“錢袋子”。
近日,兩位年約六十歲的女士結伴來到中國銀行黃石分行營業部,要求辦理一筆1.1萬元的轉賬匯款業務。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并指導她們填寫單據。
正當工作人員按要求詢問匯款用途及收款人信息時,兩位客戶急切地表示款項用于“投資理財”,催促盡快辦理。此時,細心的工作人員注意到,客戶填寫的收款信息來自手機中某第三方APP推送內容,收款方為外省某村鎮銀行的某個人賬戶。客戶進一步解釋稱,這是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光伏發電設備項目的投資,并強調其朋友已多次匯款且“從未出問題”,并再次催促辦理。
“高收益誘惑”、“陌生APP推薦”、“資金流向個人賬戶而非對公賬戶”、“客戶表現急切且被‘成功案例’說服”等異常現象立刻引起了該行復核人員的高度警覺。憑借敏銳的風險意識和豐富的反詐經驗,復核人員初步判斷客戶極有可能遭遇了非法集資詐騙,他立即指導柜員暫停辦理,并對客戶提供的投資項目進行深入核實。
根據客戶展示的APP信息顯示,項目方名為“綠色發展國際(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英文名“BRIGC”),簡介自稱參與國家一帶一路項目,專注于綠色投資、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

如此“高大上”的“國際公司”和“國家級項目”,為何收款賬戶竟是國內某村鎮銀行的個人賬戶?這顯然不合常理!該行復核人員迅速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信息核驗,該公司名稱赫然出現在國家反詐中心等平臺公布的典型騙局名單中,該騙局正是打著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旗號,通過虛構年化收益率高達150%的光伏理財項目進行非法集資詐騙。
該行立即將情況上報當地反詐中心,反詐中心迅速確認該公司為詐騙組織,嚴令禁止辦理匯款,并緊急調度民警到場處置。隨后,兩名辦案民警火速趕到網點,與該行工作人員結合真實案例,耐心剖析詐騙手法。客戶如夢初醒,連聲感謝民警和銀行員工的專業與負責,當即放棄轉賬。
憑借高度的風險敏感度、規范的操作流程以及與反詐中心的高效聯動,改行成功攔截了該筆1.1萬元的匯款,有效避免了兩位客戶的資金損失。
未來,該行將持續優化反詐機制,加強與各方的協作配合,不斷創新宣傳方式,提高客戶的防范意識和能力,為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保護客戶的財產安全不懈努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