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萬經煌、鄭衛東、汪欣怡)7月3日,位于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的黃石市金橋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片繁忙。
經過熔鑄、擠壓、表面處理等工藝環節后,一根根散發著金屬光澤的鋁型材從生產線上吊裝而下。在熔鑄車間,除塵設備有序運轉。“進行智能化改造后,除塵效率顯著提高了,生產能耗也得以進一步降低。”金橋鋁業公司總經理戴端榮說道。
智改降耗,除塵節電實現雙效提升
在鋁材加工企業,環保處理環節向來至關重要,僅這一環節的能耗就占據了企業總能耗的一半以上。原來,企業生產1噸棒材大約需耗電80度,如今,經過智能化改造,耗電量已降至66度,能耗足足降低15%。在熔鑄爐進行鋁熔鑄時,需要對煙氣進行收集除塵,通過加裝智能傳感設施,根據煙氣濃度進行智能中控,如此一來,不僅效率更高,還更加節能。
目前,企業除塵設備配套10個除塵室,每個除塵室裝有108條除塵袋,總共1080條除塵袋。如果原先除塵袋破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逐個排查,如今,通過智能監測,他們可以迅速找到破損除塵袋進行更換,確保除塵效率。
“在智能化的浪潮下,轉型已然成為必由之路。”金橋鋁業公司董事長吳亞文指著改造后的生產車間說道。在鋁加工行業深度調整的當下,金橋鋁業正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轉型故事。面對市場波動與發展挑戰,這家有著深厚行業積淀的企業,以綠色化、智能化為錨,踏上轉型升級新征程。

破題攻堅,政府賦能破解升級梗阻
金橋鋁業的發展軌跡,也折射出鋁加工行業的跌宕起伏。其新廠于2011年正式投產,在行業發展的高峰時期,當地曾有8家鋁型材企業。然而到了2023年面臨市場下行壓力,行業需求收縮,不少企業舉步維艱,轉型成為破局的必然選擇。
三年前,大冶市提出鋁材行業轉型,積極推動鋁加工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金橋鋁業抓住機會,邁出關鍵一步——從民用材向工業材轉變。民用材市場波動大,而工業材供需相對穩定,看似更穩的路,卻也暗藏挑戰。工業材生產定制性更強、要求更高,疊加設備老舊、管理落后等問題,成本居高不下,但金橋鋁業并未退縮,堅定推動轉型,尋求生機。
今年年初,該鎮負責人帶領經信辦前往企業調研,精準捕捉企業痛點,為其帶來由湖北省科技局牽頭的省級科技項目申報這一利好政策。當地詳細梳理金橋鋁業硬件、軟件條件,為企業錨定申報方向,明晰核心優勢,讓申報起步就踩準產業發展節奏;申請過程中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訴求,聯系專家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指導,積極同大冶市科技局對接企業情況,全程跟進進度,加快推進申報流程,助力項目成功申報。

產業煥新,數智工廠激活轉型新動能
金橋鋁業投資300萬元所實施的鋁加工行業智能化節能降耗系統集成與工藝創新應用項目,在今年6月被湖北省科技廳、財政廳評為區域協同創新項目。“從申報到審批到位僅僅用了兩個月,比預期時間大大縮短,離不開政府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吳亞文激動地說。
金橋鋁業以數字化工廠培育計劃為抓手,積極擁抱數智變革,瞄準“降本增效”,持續推進智能化節能降耗系統改造。“項目全部落實完成后,車間生產會從人工管控轉變為智能中控,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節能降耗,提升企業競爭力。”金橋鋁業公司董事長吳亞文表示。從人工操作到機器協同,風險降低、效率躍升,產品穩定性大幅提升,金橋鋁業蹚出了一條綠色低碳與數智融合的轉型新路。目前,企業產銷兩旺,1—6月份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全年有望突破2.5億元。
“項目申報不是終點,而是產業升級發展的新起點。”黃石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后續政府將持續發力,完善企業服務機制,推動政策落地,確保補貼到位,助力企業降低技改、轉型成本,讓當地企業在轉型后穩得住、發展好,以點帶面激活區·鎮產業發展活力,書寫政企協同、產業升級的精彩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