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報記者 詹錫偉
7月9日,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25“向山海走去”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海計劃)正式公布20強入圍短片項目。
本屆山海計劃自3月17日起啟動征選,至6月18日截止,共收到來自全球的632份有效項目提案,經審核,有效提案為587份,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動畫及跨媒介創作。本屆征選在國際化參與、女性導演比例、題材多樣性等方面均呈現顯著提升趨勢,同時延續對大灣區本土敘事的深度挖掘。
20位青年導演憑借其項目在2025山海計劃中初選入圍,他們是陳丹婷、段芹梅、龔慧、華惠、侯眺、侯自然、黃芷瑩、劉剛、李景宇、李尚山、盧鋅浩、李怡蓓、劉子洋、石雨澤、湯雯迪、肖巴爾、袁錚、張勝佳、朱云逸、張卓鵬(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新銳涌現:海外導演及女性導演數量增加
性別分布上,整體投報項目中,女性導演占比46%,較往年提升8%,她們的創作更聚焦于身體自主、母職壓力解構、非性緣親密關系等議題,敘事結局多呈現“非和解”這一現代性特質。女性題材作品占比也達到68%,而入圍導演名單的性別比例則恰好為1:1。
從報名者履歷看,本屆山海計劃可謂群英薈萃,有超過30%的創作者具有專業的創作背景。這些創作者中,有的畢業于海外頂尖院校,包括美國電影學院、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倫敦電影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有的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國內影視強校進修;還有的在劍橋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暨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綜合類名校就讀。
地域方面,海外導演數量明顯增多。據統計,本屆山海計劃海外報名量增長30%,山海計劃曾于2024年12月前往巴黎進行交流展映活動,2025年3月再赴巴黎高等藝術學院舉辦活動,來自法國的提案成為海外報名增量的主要來源,在海外報名項目中占比19%。
今年還有參與展映活動的現場觀眾成為入選導演,例如法國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學)電影研究專業在讀青年導演劉剛,通過巴黎展映了解山海計劃后,結合其曾經在廣東的生活記憶創作了劇本《旅途愉快》。
此外還有來自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導演,他們提交的項目大多涉及嶺南僑鄉文化等人文歷史議題,而來自北美地區的項目多傾向科幻類型。
題材多元:洞察社會焦點,對話灣區記憶
題材方面,青年導演們的項目或劇本關鍵詞包羅萬象,既有人際溝通、AI、成長、情感疏離、認知困境、婚姻、養老生活、打工等當下社會焦點議題;也有留守兒童、代際隔閡、老城、童年回憶等展現創作者與家庭和故鄉羈絆的經典議題。此外,民俗、都市景觀等帶有明顯粵港澳地區文化特色的議題也被創作者們納入了自己的故事中。
總體來看,超60%的項目采用家庭敘事,涉及代際關系,在新社會浪潮下探討青年一代的創傷與療愈;AI題材顯著增加,傳統與現代的沖突仍是重要落腳點;聚焦小鎮青年與移民勞工;在類型片本土化方面進行嘗試,例如采用黑色幽默、奇幻現實主義等手法嫁接粵語文化,部分導演嘗試突破方言喜劇的單一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以深港雙城敘事作為切入方法的項目超過10%,聚焦“深漂青年”、跨境家庭,展開城際記憶對話,反映通道經濟下的身份流動。
經統計,本屆山海計劃20強導演中,超過50%具有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活經歷,童年記憶成為他們繞不開的創作母題。
創作手法上,除了占據最大體量的傳統劇情敘事虛構作品外,也涌現了一批紀錄、實驗、動畫類項。不少導演以紀實手法關注流動兒童、城中村圖書館等議題;部分擁有紀錄片背景的導演則選擇以真實故事為原型改編成類型作品投稿。
邊界拓展:深耕灣區文化,跨國創作涌現
過去兩年,山海計劃共有19個劇組曾在廣州集結,奔向大灣區各地開啟創作,也有眾多青年影人在這些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給予了這22位導演許多幫助。今年也有許多曾參與過往屆項目的劇組工作人員投遞了他們的作品。常駐廣州的青年導演段芹梅曾在2024年參與到山海計劃入選10強作品《雀尾》和《長日留痕》的制作中,今年她也根據自己父母當年南下打拼并最終定居廣州的經歷撰寫了《蝶變》這一劇本,并最終脫穎而出。
本屆山海計劃20強中,有常駐紐約、巴黎、柏林、洛杉磯的導演,他們也將專程從各地來到廣州,深度參與2025山海訓練營。
為進一步拓寬創作視野,本屆山海計劃不設特定主題,鼓勵青年電影人奔赴灣區這片靈感沃土,用視聽符碼探索和重構無限的敘事可能,捕捉粵港澳大灣區傳統與未來碰撞、多元文化共生的真實脈搏,傳達青年視野中日新月異的灣區景觀,講述兼具中國氣象與世界共感的好故事。
【20強入選項目介紹】

《理想世界》
導演:陳丹婷
制片:韓秋萍
編劇:陳丹婷
簡介:女兒小虎和不愿再受城市束縛的父母前往一個山洞生活,到達后,小虎卻發現這個山洞里還住著別人。

《蝶變》
導演:段芹梅
制片:李千慧
編劇:段芹梅
簡介:周言從小隨父母南下廣州定居。父母被老友欺騙投資失敗,她和弟弟萌生了離開廣州的念頭。即將升入中學的弟弟活在姐姐光環之下,有著自己的煩惱。14歲的周言撞見了成人世界的悲傷,她在家庭的變故、現實的孤獨中努力維護著自己的小小世界。

《荔枝熟了》
導演:龔慧
制片:徐韻婻
編劇:龔慧
簡介:12歲的娣來到母親經營的針織廠,在縫盤機的轟鳴聲中,她迎來人生第一次月經。與此同時,母親正奔走于出口訂單與移民手續之間,工廠命運岌岌可危。在這座即將消散的女性工廠中,一段關于動蕩、遷徙與代際緘默的故事緩緩展開。

《椰林空地》
導演:華惠
制片:宋俊義
編劇:華惠
簡介:去年夏天,我在金邊遇到了索娜(化名),她曾在中國度過了八年婚姻生活。跨國婚姻的處境、重返家鄉的陌生、重重目光像一張網籠罩在她身上。當一位母親要回歸自己的土地,而她與孩子最后的聯結只剩下異國語言?這是《椰林空地》想要追敘的問題。

《練習彈弓的人》
導演:侯眺
編劇:侯眺 陳恩博
簡介:這對情侶三十多歲,沒有結婚,也沒有正經工作。受一個年輕創業者的邀請,他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在練習彈弓上,以求在自媒體賽道獲得成功。兩人幻想這份工作既能自由自在,又能攢錢享受生活……直到年輕創業者退出了項目,沒辦法,練習彈弓的人還是繼續練習著。

《時間深處》
導演:侯自然
簡介:每個人都會步入老年階段,如何在這一人生時期保持從容、體面的生活,并獲得應有的善待?如何規劃并安度人生的“時間深處”?這是每個人應提前考慮的課題。本項目同樣指向社會如何適應老齡化趨勢的現實問題,并以鏡頭記錄人在面臨衰老死亡時的真實狀態。

《迷上鳥》
導演:黃芷瑩
編劇:黃芷瑩
簡介:深港跨境司機May和鳥類保育員阿玲意外對調了地圖;在鳥與臺風的引導下,兩人在各種意義的邊界上游戲、游蕩、游魂。

《旅途愉快》
導演:劉剛
制片:莊天辰
編劇:劉剛
簡介:嶺南晚夏,七旬王奶奶在生日合影前走了神,老伴走后,她困于如常的日子太久了。一次收拾舊物時,在童年畫冊上發現一個模糊的署名——她忽然想起,自己曾有過另一個名字。她想知道那個名字,于是獨自沿東江逆流回鄉。在半夢半醒的旅途中,記憶中的人和事跟她訴說著……

《公雞囡》
導演:李景宇
制片:紀鑠帆
編劇:李景宇
簡介:姐姐東明準備移民國外,回到廣州為弟弟阿杰辦完婚禮后便告別家庭。阿杰自小在襁褓中成長,結婚前被算命先生判定為缺少男子氣概,家人便拿了一只公雞回來,給他的婚禮壯陽沖喜。誰知公雞回到家便開始生病鬧脾氣,一家人為它忙得暈頭轉向。婚禮當天,阿杰忽然消失,一家人陷入慌亂。在父親的反對下,東明穿上了阿杰的西裝……

《東江西去木棉紅》
導演:李尚山
編劇:李尚山
簡介:這是一個發生在廣東惠州東江上的故事,影片將通過夜色、霓虹、江水等自然元素,暈染開一位夜釣中年男人內心的落寞和無奈。

《上學》
導演:盧鋅浩
編劇:盧鋅浩
簡介:2007年,臺風來臨前的清晨,廣東突降暴雨。六歲的陽陽起床后,發現爺爺正守在電話旁,焦急地等待停課通知。隨著上學時間臨近,電話始終沒有響起。為了不讓陽陽遲到,爺爺在焦慮中逼迫他冒雨去上學。

《越過一座橋的距離》
導演:李怡蓓
編劇:李怡蓓
簡介:迫于生計,阿暴做起了由深圳反向代購東西到香港的生意。與此同時,阿暴也將香港更便宜的膠卷等帶回深圳倒賣。采購膠卷時,他遇見了繼承父親菲林相機鋪的林啟謙。阿暴對林啟謙產生了好奇,兩人在一來一回的采購中建立了微妙的友誼。然而,即將移民的林啟謙很快便離開,鼓起勇氣前往機場的阿暴搜索無果,在回程的途中,他開始重新認識這座城市。

《言語之欲》
導演:劉子洋
制片:劉世洲
編劇:劉子洋
簡介:情感咨詢師秦天在工作中見證了無數套路式情感,逐漸喪失自身對情感的感知,乃至生活的意義。然而,在他決定用安眠藥告別這個世界的夜晚,另一名欲了結自己的“同道中人”與他戲劇性相遇……兩人將何去何從?

《通關散》
導演:石雨澤
制片:魯小偉
編劇:石雨澤
簡介:東北女孩謝撫陽懷揣港片記憶踏上香港朝圣之旅。她穿梭旺角街頭,用墨鏡、糖紙作濾鏡,卻尋不見王家衛鏡頭里的迷幻霓虹,只有便利店的冷光與藥妝店的喧器。入夜,謝撫陽發燒,眩暈中她徹悟《重慶森林》的廣角是發燒的天旋地轉,《阿飛正傳》的綠調是暈船時的視網膜痙攣。鯽魚涌怪獸大廈下,輪椅老人贈予的“通關散”吸入鼻腔,山崩般的噴嚏炸出眼淚。辛辣的霧氣里,她看見電影美學的真相:所有驚心動魄的銀幕傳奇,不過是千百萬普通人用肉身熬煮的生存史詩。

《日光之間》
導演:湯雯迪
編劇:湯雯迪
簡介:失業譯者何旭,在出租屋中瀕臨崩潰。一次詭異的發現,像根救命稻草,將她拖出麻木,推入追尋真相的漩渦。然而,她得到的并非答案,而是層層疊加的荒誕離奇,將她的日常徹底掀翻。在混亂的頂點,她終于看清生活的桎梏。

《無人知曉》
導演:肖巴爾
編劇:肖巴爾
簡介:都市女編導王心悠前往偏遠鄉村勘景,意外邂逅多年未見的兒時舊識袁垠。樹林中,驟雨襲來,兩人從生疏與克制,逐漸走向沉默的靠近。滂沱大雨喚醒了塵封的回憶:童年的嬉笑、青春的隱秘、未曾言明的情愫與曾經的別離,一點點浮現。暴雨忽止,陽光穿林,兩人偏差的記憶與現實交替模糊,那些未曾被說出口的傷痕,在彼此間點點撕裂。恍惚間兩人意識到,可能并不認識彼此。

《距離深中大橋五十公里處,兩只鴿子喝醉了在跳舞》
導演:袁錚
制片:朱雨曦 方勁文
編劇:袁錚
簡介:曾經風光無限的舞蹈冠軍阿闖,如今夜夜流連于酒館之間。深中大橋通車一周年之際,他偶然重逢了在深圳打拼多年的舊愛麗珍。兩人再次并肩而行,從網紅景區三溪村一直走到記憶中的岐江橋。他們越走越遠,逐漸遠離城市的塵煙誤入到中山的“心臟”,一個過去與未來交織的廢墟酒館。

《龍崗怪樓》
導演:張勝佳
簡介:怪樓位于深圳的龍崗老街,是一座私人住宅。建筑共有11層,從外立面到室內家具均為混凝土澆筑,室內分區錯綜復雜且幾乎無窗,但生產功能完備,可以說是一座少有的中國末日生存建筑。怪樓延續了廣東地區民間傳統的一些慣性,具有一定的建筑人類學研究價值。有關它的都市傳說一直不絕于耳。

《我們未曾經歷的風景》
導演:朱云逸
簡介:通過一位深圳老人對海邊紅樹林的回憶,用16毫米膠片實拍結合3D動畫的方式,描繪記憶與景觀的錯位,追問在急速城市化過程中,代際經驗如何斷裂,身體的感知如何被消隱。

《駛上北環大道》
導演:張卓鵬
制片:鄭筱悅
編劇:張卓鵬
簡介:擔任表演老師的課程被接連取消后,三十歲的深圳人、獨立演員家明的收入越來越少,而曾答應女友的日本生日旅行在步步逼近——去年他就曾因經濟不佳而食言,這次他決定咬牙兌現承諾。找工作,演短劇,接下母親的轉賬……他每日為了旅費來回穿行在北環大道上,一盞盞迎面而來的路燈像是生活對他的叩問,但大道上車流不息,他只能繼續向前。

掃碼參與山海訓練營活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