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鑒峰)“以前騎車都不戴頭盔,萬一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7月7日清晨,在黃梅縣城區岳武路晨練的市民王楷之指著路口執勤的交警說道,現在公安開展的這個行動特別好,大家的安全意識明顯提高了!

這一轉變源于今年3月,黃梅縣公安局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展“民警進社區”活動中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1500余條群眾意見建議中,超過六成聚集交通安全問題,酒駕、違規停車、夜間超速等成為高頻訴求。這一調查結果引起黃梅縣公安局黨委的高度重視。
“群眾的訴求就是我們行動的號角。”黃梅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陳建中介紹,局黨委迅速將交通安全整治列為“為民辦實事”頭號工程,組建專項工作專班,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交通安全整治攻堅戰。

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靶向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針對校園周邊停車亂象,在城區8所小學設立“護學崗”,新建5處交通信號燈,排查整改63處道路隱患;針對非機動車安全隱患,聯合志愿者每天在城區10個重點路口開展文明值守勸導,累計現場勸導、查處非機動車逆行1050起、闖紅燈616起、未佩戴安全頭盔1476起,推動城區小微車輛頭盔佩戴率提升至65%以上;針對酒駕夜查盲區,組建機動巡邏隊加強夜間重點路段巡查。數據顯示,行動開展以來,全縣共查處酒駕277起、醉駕50起,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量同比下降50%。
交通安全整治只是黃梅縣公安局問需于民、精準治理的生動實踐之一。今年以來,黃梅縣公安局堅持開門教育,對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聚焦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通過主動接訪、傾聽民意,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100余條。經系統梳理,部署開展禁毒、交通安全整治、反詐、“三非”外國人治理等“四大專項行動”,實現“被動接訪”向“主動治理”的工作模式轉變。
截至目前,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小池鎮污水毒品指標降幅88.79%,禁毒打擊質效居全市第一;電詐案件同比下降近20%,攔截止付受害人轉賬416.88萬元,追回群眾損失270.2萬元;全縣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分別同比下降45.66%、28.59%;傳統盜搶騙破案率83.33%,同比上升52.28%,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