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樊麗瓊 雷慧菁)夏陽似火,暑期正酣。為切實增強青少年安全自護能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7月16日,武穴街道、東城社區聯合紅十字會及“青遇”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在幸福里小區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訓及應急演練專題活動,各社區防溺水工作負責人、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青少年學生及家長等參加活動,通過“知識講解+現場演示+模擬演練”為參訓人員上了一堂生動實用的防溺水安全課。

“野外水域看似平靜,實則暗藏哪些危險?”“同伴落水,第一反應該做什么?”活動現場,“青遇”志愿者通過精心制作的PPT和警示視頻,用通俗語言結合真實案例展開講解:深入剖析水庫、池塘等野外水域的隱蔽風險——淤泥陷足、暗流卷人、水草纏繞等,著重強調“六不準”原則(不準私自下水、不準擅自結伴游泳等),引導孩子們主動遠離危險水域。核心傳授“叫、伸、拋”科學救援法則:大聲呼“叫”大人、用竹竿樹枝等“伸”長物遞送、向落水者“拋”擲救生圈等浮具,反復叮囑未成年人不可直接下水,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現場還演示了水中抽筋的緩解動作(如抓腳趾向身體扳拉),以及落水后保持冷靜、采取仰漂姿勢節省體力等實用技巧,通過真實案例和互動問答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

理論講解后,活動進入關鍵的實操環節。市紅十字會鄭爽風老師現場演示了心肺復蘇正確操作和CPR完整流程,教授把握“黃金四分鐘”內的救命技能要點。孩子們在志愿者和培訓師的指導下,分組在人體模型上輪流練習,“手臂伸直,用上身力量!”“按壓后要讓胸廓充分回彈!”現場指導聲不斷,孩子們神情專注,努力掌握這項保命技能。活動還設置模擬場景,讓孩子們綜合運用所學,練習對被救上岸的落水者進行判斷、呼救及初步心肺復蘇,加深理解與記憶。

最后,在小區公共游泳池旁開展實地演練,模擬兒童落水場景,小區安全員、社區工作人員、紅十字會專業救護人員現場展示了發現、呼救、救援、實施簡易心肺復蘇等應急處置流程,場面緊張有序,操作規范實用。現場孩子們認真聆聽、積極參與,有的主動復述了“六不”原則,教育引導效果顯著。
“今天學會了自救知識,還學會了急救本領,太有用了!”學生劉奕汐興奮地說。家長和老師們也紛紛點贊:“這種‘理論+實操’的安全課太及時了,既提升了孩子的安全意識,又增強了自救互救能力,這次活動參加的太值了!”
此次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各社區應對突發溺水事件的認識和能力,也為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應急自救能力,武穴街道將持續加強防溺水工作力度,凝聚多方力量,共同織密安全防護網,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守護每個家庭的幸福安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