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馮雅楠)今日微風拂面,天氣格外涼爽,安樂井小學的孩子們早早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翹首以盼“幸福安樂井尋根展覽”的開啟。在婁云鶴的帶領下,孩子們牽著家長的手,有序走進各個展區,一場充滿溫度與意義的尋根之旅就此展開。

步入第一個展區,幸福感撲面而來。墻上掛滿了夏,家長們分享的家庭聚會合影、帶孩子過生日去游樂園的笑臉,一張張照片串聯起平凡生活中的珍貴時刻。旁邊的幸福寫作分享區,貼著孩子們稚嫩卻真摯的文字;



貼滿便利貼的展示板上,“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收到老師的表揚”等話語,像星星一樣閃爍著溫暖。家長們指著照片里的自己和孩子,笑著回憶當時的場景,孩子們則在便利貼前尋找自己寫下的幸福,展廳里滿是歡聲笑語。


第二個展區是故事的海洋。小小講解員嚴定汕和郭鎣錫站在展臺前,用清亮的聲音講述著建始當地人的故事:有村民勤勞一生的奮斗經歷,有土家族過趕年、跳擺手舞的老習俗,還有家長們帶來的老物件背后的記憶——條盤曾盛滿團圓的飯菜,風車轉動著祖輩豐收的期盼。隨后,譚燦、湯冬兒、潘美志三位老師與同學們同臺演繹了土家族特色節目,《六口茶》的清甜問答、《龍船調》的悠揚旋律、擺手舞的靈動舞姿,讓大家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親子游戲區里,“你劃我猜”的互動格外熱鬧——家長們手舞足蹈地比劃著詞語,孩子們歪著頭冥思苦想,猜中時的歡呼與猜錯時的懊惱交織成歡快的旋律;另一邊的“背夾氣球”更是充滿趣味,家長與孩子背靠背小心翼翼地夾著氣球前進,步伐協調時的默契大笑、不小心掉球后的互相鼓勁,讓整個場地都洋溢著暖暖的笑意,歡聲笑語像一串串鈴鐺,清脆地回蕩在空氣中。

第三個展區是孩子們創造力與環保科技的絕佳舞臺。課堂手工作品整齊陳列,其中環保科技類作品尤為亮眼:孩子們自己拼裝的太陽能發電賽車與飛機靜靜陳列,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太陽能板上,細微的電流聲里,小車輪子微微轉動,飛機螺旋槳輕顫,仿佛下一秒就要載著綠色夢想起航,生動詮釋著“取之自然、用之科技”的環保理念。廢物蛋托改造的作品更顯巧思,原本要被丟棄的蛋托經剪裁、涂色,變成了展翅的蝴蝶、層疊的花朵,甚至是微型的“安樂井村落”,每一處細節都藏著“變廢為寶”的智慧。此外,自己拼裝的相機仿佛能捕捉幸福瞬間,指紋畫、泥塑小像微縮場景充滿童真,豐收立體書一頁頁翻開耕耘與收獲的故事。家長們在作品前駐足,忍不住拿起手機記錄這些環保與科技碰撞的成果,幸福合照區更是排起了長隊,大家笑著按下快門,定格此刻的美好。




第四個展區熱鬧非凡。跳蚤市場里,孩子們化身“小老板”,認真地交換、售賣閑置物品,用實際行動踐行“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畫石膏、套圈游戲前,歡呼聲此起彼伏,孩子們排著隊投擲圓環,套中目標的瞬間,雀躍的身影仿佛要跳起來,兌換獎品時的笑臉比陽光還要燦爛。


活動中,學校黨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向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黨總支書記瞿明勇,組織部副部長金帥,動科畜牧中心副主任周全也來到安樂井小學,關切地詢問實踐團隊的情況。他們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和展區里的成果,尤其在環保科技作品前駐足良久,欣慰地說:“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孩子們的成長,這樣的活動讓根扎得更深,讓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涼爽的天氣里,這場尋根展覽像一顆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對幸福的感知、對文化的熱愛。而這份溫暖與意義,也將隨著笑聲與故事,在安樂井的土地上慢慢生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