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潘慶芳 趙超)7月24日,大別山南麓的革命老區湖北省大悟縣天藍云白。兩車道的黑色瀝青芳新線如一條烏亮的緞帶,在大山間蜿蜒伸展,綠色的鋼護欄、黃白的標線、綻放的花朵與行駛的公交在陽光下格外鮮亮。

大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潘海嘯說:“投入5000萬元對這條25公里紅色動脈,進行路面改善和路域環境整治,旨在增強游客的舒適度和安全感。”
一端連接抗戰歲月的紅色記憶,一端牽引茶山疊翠的綠色希望。大悟縣密織交通網,扮靚致富路,讓紅色基因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反向而行 從縣城到山村講解紅色經典
清晨六點半,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景區講解員嚴敏,準時坐上27路新能源公交車,和大多年輕人不一樣,她選擇了反向而行,從縣城出發到白果樹灣村的景區。
大悟縣是一座沒有圍墻的抗戰歷史博物館。80多年前,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駐扎于此,這里成為鄂豫皖湘贛五省抗戰指揮中心。復原的作戰指揮室里,馬燈、電話機、作戰地圖等上百件歷史物件靜默陳列。
“每一處紅色資源,都是一座精神豐碑,紅色大悟山、抗戰小延安成了我工作的‘飯碗’。”嚴敏動情地說,作為新晉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今年景區預計接待游客超7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三成。
27路公交司機李秋娣說,“6時30分從縣城發車,40分鐘到達終點,沿途停靠悟峰等6個站點,20分鐘一班,票價比原來農村客運班車便宜一半多。”
享受全域公交創建成果,經常免費乘坐27路往返城鄉的66歲白果樹灣村民嚴秀云更是喜上眉梢。
路通了,客來了。村民李玲開了一家白果農家飯莊,有10多張餐桌,以白花菜、土雞等地道山珍吸引游客,每年能賺10萬余元。“30年前,進村路是泥巴路,僅3米寬,一下雨就是泥坑,騎自行車顛簸得很。”李玲說,“如今,芳新線從村外通往司令部舊址,已是6.5米寬瀝青路,縣交通運輸局計劃還要把路拓寬到10米以上。”
50多公里的346國道大悟段,成為紅色旅游大道,全線串聯起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徐海東大將紀念館、楊松故居、劉華清紀念園等多個紅色景點。
潘海嘯稱,目前大悟縣基本實現所有鄉鎮“5分鐘上高速路,半小時到高鐵站,45 分鐘至周邊縣市核心區域,1小時到孝感、武漢、信陽等周邊中心城市”的通勤圈。大悟紅色景點年接待游客超150萬人次,全縣10余萬農民吃上旅游飯,旅游綜合收入50多億元。
綠葉成金 “路長”成了網紅茶博士
紅綠交響,紅色是大悟最鮮亮的底色,茶樹則是激活鄉村振興的綠色密碼。

在新城鎮朱灣村萬畝茶園,瀝青路如靈蛇盤繞,又在茶園間劃出完美環線。直播間里,三腳架支起手機,補光燈下,全國人大代表、村支書梁云英捻起一撮金黃茶葉:“夏秋茶深加工成黃茶,破解了‘一季鮮’難題!”
52歲的梁云英是“村級路長”,去年的一次經歷仍記憶猶新:外地茶企考察團望著3米寬的機耕道掉頭就走。“給我20天!”在縣交通運輸局支持下,挖掘機晝夜轟鳴,700米斷頭路奇跡般拓寬至5.5米。如今湖北紅綠黃茶葉有限公司廠房拔地而起,夏秋茶加工讓每畝增收2000元,村民年均增收超5000元。
茶香沿著路網飄向歷史深處。潘海嘯說,在修建346國道時,我們不斷挖掘已有164年歷史的金鼓茶馬古驛文化,建設集茶驛站、茶車間、茶酒店、茶廣場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交通驛站,本地茶農紛紛無償捐贈老物件,重現茶馬古道遺韻。

3000多平方米場地飄溢著茶香,一樓有茶葉包裝車間、茶葉展示區,過往司乘可以領略大悟茶·甘萬家的茶文化底蘊。劉集鎮黨委書記徐克龍介紹:“交通驛站除了成為茶品牌的展銷平臺,還具備司機之家功能,可以品茶、吃飯、如廁、加油、充電、購物、休息,極大助推產業旅游發展,成了南來北往的司機逗留駐足的理想場所。”
茶葉因路而興。10年來,大悟縣投資20億元創建美麗國省道、“四好農村路”,打造茶旅融合示范線,將升級版的公路修進260多家茶園,助力全縣茶園面積達30萬畝,年產茶葉1.45萬噸,總產值達到26.5億元。
路網賦能 “村咖”開啟鄉村“潮生活”
深山午后,瀝青路上咖啡香混著蘭草清氣飄散。河口鎮順山村的“順山咖啡”館內,40歲來自恩施的田淵手握銅壺,水流精準沖入濾杯。原木桌上,蘭花盆景倚著書法卷軸,拿鐵拉花在青瓷杯里旋出漣漪。
河口鎮黨委副書記諶勝濤介紹,“這片山頭茶園有3500畝,制作工藝分抹茶、碾茶兩種,光我們一個小鎮年產1300多噸,年收入6000多萬元。”而正是依托當地的抹茶工藝,“順山咖啡”館成就咖啡豆與茶葉的結合。

“單日賣過300杯,周末客流漲三倍!”田淵憑借十多年的咖啡經營經驗,開了全縣首個“村咖”。武漢游客張哲和妻子邊翻閱著民宿圖冊邊說:“交通方便環境好,公司團建就定這兒。”妻子笑著說:“我是大悟媳婦,這條路修通后回家節省一小時。”
窗外,大別山蘭花產業園綿延起伏。2024年新建的智慧大棚里,墨蘭與春劍青翠欲滴,“咖啡+民宿+蘭花+書畫”的公式正在生效。在這里,游客既能體驗手磨咖啡的儀式感,還能在蘭花園、抹茶園里感受“茶蘭飄香”的詩意。
依托暢通的路網,2024年順山村建起集蘭花優培、旅游觀光、智慧農業、幫扶就業于一體的產業園,大力發展“咖啡+民宿+蘭花+書畫”的文旅新業態,讓咖啡豆的香氣帶動周邊茶葉、蘭花等農副產品銷售,一杯咖啡串起農文旅產業鏈,激活鄉村文旅新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車行大悟,一條條平安暢通、干凈整潔的道路,不僅是物理通道,更是革命老區奔向振興的跑道,大悟正以路為筆,飽蘸“紅”與“綠”,在時代畫卷上譜寫絢爛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