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湯立毅,通訊員杜川、徐智彬)8月2日,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荊州一醫)神經外科以“傳承·創新·致遠”為主題,舉辦建科四十周年學術峰會暨科研協作、“神經外科強基工程”簽約、惠民公益手術系列活動開幕儀式,通過學術科研交流、基層醫療協作、惠民公益手術三大行動,全面展現該科室發展成果與社會擔當,為荊州及周邊地區神經外科疾病診療事業注入新動能。

荊州一醫黨委書記李茂坤致辭,回顧神經外科四十年在顱腦急救、腦血管介入、腦腫瘤精準診療等領域的發展歷程,肯定科室團隊“自強不息、創造第一”的精神。他強調該科室將以峰會為新起點,踐行“人民醫院為人民”宗旨,推進“強基工程”與“惠民公益手術”,打造區域醫療高地,守護百姓“生命中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視頻致辭,高度評價荊州一醫神經外科在復雜腦血管病、內鏡顱底手術的區域標桿作用,贊賞其以“荊州辦法”落實國家戰略、降低腦病致殘率、筑牢長江中游健康防線的成績。他期望荊州一醫神經外科加快建設省級神經外科中心,推動“荊州經驗”輸出,深化基層幫扶,輻射先進技術至縣域,并表示將持續加強協作。

荊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姜桂峰發言時強調,神經外科是衡量區域醫療水平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桿。他要求荊州一醫神經外科錨定“國之大者”、聚焦“民生之要”、著眼“行業之基”,打造輻射湘鄂邊的區域診療高地,推動城鄉診療同質化,深化資源下沉,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
學術峰會:共探前沿技術
峰會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教授吳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教授楊學軍與郭毅、廣東省人民醫院教授萬鋒、深圳港大醫院教授張作洪,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南醫院等省內外頂尖神經外科專家參會。

本次系列活動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十余家頂尖醫療機構專家,圍繞“腦科疾病診療前沿”展開深度研討。通過大咖分享、專題研討及手術演示,重點探討神經調控、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為復雜疾病精準診療提供創新思路,助力區域醫療技術同質化。
強基工程:賦能基層醫療
開幕式上,荊州一醫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簽署科研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神經外科學科研及臨床轉化方面開展系列合作。同時,荊州一醫與監利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監利二醫)簽署“神經外科強基工程”協議,通過業務指導、人才培養、科研協作等六大舉措,提升基層診療能力。

通過與天壇醫院的科研合作,荊州一醫將聯合省內外30余家醫療機構探索急性腦出血治療新方案,提升神經系統急危重癥救治能力,通過標準化流程與智能化數據管理,推動優質資源向湘鄂邊輻射。科室將加強神經調控、人工智能診療等關鍵領域攻關,推動“荊州經驗”上升為國家標準。

與監利二醫合作的“強基工程”將開啟區域協作新篇章。荊州一醫通過“技術下沉+資源共融”模式,為監利二醫提供疑難病例多學科會診、復雜手術指導、專家帶教、遠程教學、科研協作及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等全流程支持,構建“基層首診、急重轉診”分級診療體系,提升鄂中南地區整體診療水平。
公益行動:惠民回饋社會
為回饋社會支持,荊州一醫神經外科攜手醫院愛心公益基金啟動“惠民公益手術計劃”。荊州市衛健委主任姜桂峰、市慈善總會會長劉漢平、市紅十字會組織宣傳部部長郭旭、荊州一醫黨委書記李茂坤、院長孫亞凌共同啟動該計劃。

此次公益行動依托“荊州一醫慈善公益基金”,為經濟困難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并借力天壇醫院科研協作、“強基工程”等平臺,讓前沿技術惠及“最后一公里”。計劃將形成標準化操作規范與病例數據庫,推動復雜手術在區域內同質化開展,深化多學科會診(MDT)與遠程醫療應用,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閉環。
荊州一醫神經外科主任朱占勝表示,四十年來,荊州一醫神經外科堅守“守護人民腦健康”使命,爭做技術攻堅“領跑者”與健康荊州“建設者”。從江漢平原到湘鄂邊,從臨床診療到公益惠民,該科室正以“傳承·創新·致遠”的姿態,書寫神經醫學發展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