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肖文、 周佳麗)陽新縣財政局駐村工作隊用了4年時間,為陽新木港鎮北山村換了容顏。
8月7日,北山村支書王定汝動情地說:“工作隊為村里傾注了心血,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除了支委和村委,我們親切地叫他們‘第三委’!”
盛夏清晨,薄霧還未散盡。
站在北山村高處遠眺,四周山清水秀,村莊古樹吐幽,屋舍儼然、道路清爽,4年前那個泥濘遍地的村莊,如今已蛻變成美麗家園。

薄霧晨光,北山之夏。 通訊員 供圖
2758位村民留守者曾經不到400人
木港鎮北山村地處陽新縣以南,地處湖北江西交界之中,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5畝,2012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為2480元。
4年前,也是酷夏,烈日炙烤大地。當陽新縣財政局駐村工作隊走訪時,隊員們的心情格外沉重。
“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全村582戶2758人口,留守的不到400人。”村支書的話滿是心酸。
走訪到最后一家,正遇見收拾行李去廣東打工的王義勇。
他5歲的孫女抱著布娃娃坐在門檻上,腳趾上沾滿泥巴。“爸爸出去了,媽媽也出去了,現在爺爺也要出遠門,再也沒人陪我玩了!”
小女孩楚楚可憐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隊員們的心。“駐村不是來休閑的,如果不做點什么,實在對不住鄉親,對不住工作隊的責任和使命。”
鄉村要改變,產業須先行。
工作隊在做了充分的入戶走訪和調研后,立足實際,在原有油菜、肉牛、生豬合作社基礎上,積極謀劃產業發展新路徑。
經多方努力,工作隊成功發展了由村牽頭的肉牛養殖合作社1個,建設藥材種植基地3個,總面積超過500畝。
肉牛基地引進了優良新品種,規模擴大到280頭。從清晨到黃昏,牛群此起彼伏的“哞哞”聲,為沉寂的山村平添幾分生氣。

北山村肉牛基地。 通訊員 供圖
藥材基地的吳茱萸長勢良好,村民們除草、施肥,有說有笑。在基地務工,固定工一年可增收3萬元,零散工一天100元還包飯。
家里有收入,誰也不想背井離鄉。村子產業的發展,留下了一批村民,在家門口端起了飯碗。
6個村民小組還通過流轉土地獲益12萬元,荒山披綠了,收入也搞上去了。
牛肉、藥材和土特產怎么賣?工作隊把銷路放在了前頭,通過各方協調,村里的合作社每年能銷售30余萬元。
通過產業充實,北山村的“空心”現象有了極大改觀,越來越多的村民有了發展的盼頭。
“一切要到群眾中去!”
入村幫扶,不僅是要幫扶產業,更重要的是要幫扶人心,要完全融入到群眾中去。
“群眾需最需要什么,工作隊就去做什么!”肖文說。
北山村地處木港鎮西南,離鎮區遠,交通問題一直頭等大事。
工作隊積極爭取各方資金,大力推進道路基礎建設。2023年,一條2公里長、5.5米寬的進村道路建成通車,徹底解決出行難問題。
修路,得到了村民們最大程度的支持:
年逾八十的老人讓出了自家菜地;青年夫妻讓出了新硬化的屋場;老黨員帶領群眾自發修路和協調……
通車那天,村民紛紛走出家門慶祝這一歷史時刻。

路通,則路路皆通。圖為北山村通村路從產業基地穿過。 通訊員 供圖
為改善村灣生活環境,工作隊還協助村里新建3口“當家塘”,有效解決部分灣組農田灌溉問題
交通改善了,村莊還要“亮”起來。
工作隊找項目、找資金,安裝起100盞路燈。路燈亮起那晚,“整個村莊像撒落了一條星河。”
80歲的王忠榮拄著拐棍挨個燈柱摩挲:“當年娶媳婦走夜路,我還摔了一跤,現在黑夜也成了白天,好!”

工作隊入戶走訪。 通訊員 供圖
群眾還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清單,工作隊逐一落實:
1200㎡曬谷場建好了,晾曬糧食還有富余;
1000余米自來水管更換了,村民用水更加安全;
200余米入組水泥路、400米產業路修通了;
港道護坡完善一新,村民不用擔心暴雨季節水毀農田了……
工作隊還籌資10余萬元打造便民服務大廳和多處村民活動場所,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休閑生活。
入夜后,活動廣場熱鬧起來,廣場舞夜夜不斷。休閑長廊話桑麻,村民們自得其樂。
駐村期間,工作隊以村為家,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在與村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贏得了群眾的擁護。
村民曬谷子還要曬照片
家鄉美、家鄉富,是每個游子的心愿,也是鄉村振興重要的落腳點。
這幾年,陽新財政工作隊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2024年,北山村美麗家園項目啟動。為調動群眾積極性,工作隊先期不斷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意義,引導村民主動參與。
拆除危房時,村民談際福抱著門框有些不舍:“這是我爺爺留下的祖屋,拆了也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危房拆除后,談際福將空出的宅基地開辟成菜園,還種了幾株花卉,看起來亮眼多了。
經過整治,北山村共計拆除危房2000余平方米,清除各類垃圾500余噸,改旱廁100余處,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的北山村道路寬敞、整潔,房屋錯落有致,灣組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既宜居更宜業。

北山村錯落有致的民房。 通訊員 供圖
村子美,美在細節。工作隊不斷以“繡花功”耐心“雕琢”北山村的村灣。
曬谷場是最生動的舞臺。
每年豐收季,金黃的稻谷鋪成巨毯,大嬸們邊翻谷子邊哼小調,孩童在一旁嬉戲,攝影師的鏡頭里,晾曬的辣椒串像跳動的火苗,與村舍構成絕妙圖景。
村民一邊曬谷子,一邊曬照片,大家都在感嘆:“原來北山也可以這么美!”
2023年,北山村在省級評估檢查中得到一致好評,北山村的變化,也成為陽新駐村幫扶的一個典型樣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