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監利市,風過稻浪,白鷺掠水。
三洲鎮沙堤村的稻蝦田里,胡關羽彎腰一提蝦籠——“嘩!”蝦籠破水而出,帶起晶瑩的水珠和幾縷水草,籠里青殼紅螯的小龍蝦噼啪躍動。這位曾經的村支書、如今的“全國小龍蝦養殖工匠”,黝黑的臉上露出滿意神色。
一只監利小龍蝦的旅程,就從這破水而出的蝦籠開始。

監利市蝦稻共作面積108萬畝,依靠小龍蝦、黃鱔養殖發家致富達30余萬人。“監利龍蝦養殖能手”——他們扶稻作筆、以汗為墨,在300億元產業鏈上書寫著共富傳奇。
能手秘籍帶動一方
“溶氧必須3毫克/升,PH值7.5-8,水溫25-28℃……”作為“2022年全國小龍蝦養殖工匠”胡關羽有自己的養蝦“秘籍”。2010年他辭去村支書職務投身養蝦時,20畝試驗田讓他虧掉2萬元積蓄。“那時候翻爛了養殖書,到處拜師。”如今他擁有150畝蝦田。獨創的“育養分離”模式讓畝產從虧損純利突破2000元。

他的經驗不僅成就了自己,更惠及鄉鄰。監利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聯合鄉鎮振興工作隊,精準動員養殖戶參加培訓,邀請胡關羽等能手采用“理論+實操+答疑”形式系統傳授技術。
胡關羽更將14年經驗拍成190多條教學短視頻,無償分享水質改善、精準消毒、病害處理等知識。這些經驗已惠及100多萬畝蝦田、7萬多農戶,助力每畝增收超2600元,帶動2萬多人脫貧,常有外地養殖戶跨省前來取經。

“能手不是養得多,是帶得動。”胡關羽抹了把汗,“得讓監利每塊蝦稻共作田都變成聚寶盆。”今年,他被聘為荊州市科技特派員,最大的心愿是“讓更多監利人成為龍蝦養殖能手。
新農人鏈動新銷路
凌晨兩點,羅玉雪的頭燈在黑暗里劈出一束白光,網籠破水,青殼小龍蝦噼啪亂跳。全國各地的網友通過手機屏幕見證著柘木鄉“蝦哥蝦嫂”的勞作日常。
這個從武漢返鄉的90后女孩,去年4月與丈夫返鄉創立了自媒體賬號,把龍蝦養殖的日常剪成連續劇。視頻曾創下200萬播放量、6萬點贊的紀錄。

最讓她感到價值所在的,是那些來自北京、上海甚至更遠方餐館老板、批發商的直接“要貨”信息:“柘木鄉的蝦什么價?”“品質怎么樣?量大能發嗎?”羅玉雪把訂單轉給本地經銷商,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她笑稱:“我只是把真實的監利鄉村搬上云端,順帶把銷路也搬了出去。”

電商銷售、網紅經濟的興起,正吸引著羅玉雪這樣的新農人、返鄉青年持續融入,為“監利龍蝦養殖能手”勞務品牌注入活力,也延展著產業鏈的觸角。
精深加工塑標準
當“蝦哥蝦嫂”在田間火熱開捕,分揀工在交易市場與時間賽跑時, 在監利供銷小龍蝦冷鏈物流產業園,活蹦亂跳的小龍蝦正經歷著一場高效而精密的蛻變。流水線高速運轉,經過分揀、清洗、蒸煮、調味、速凍等近20道嚴謹工序,變成麻辣蝦尾、蒜蓉蝦仁等美食,再身披“冰甲”排隊進入-18℃的冷庫。


“我們年加工萬噸小龍蝦,優選監利本地優質小龍蝦。”監利供銷滿堂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羅躍新介紹。公司擁有8條生產線,年收購鮮活小龍蝦1萬噸,年銷售產值2個億,給當地提供了150人的就業崗位。

監利從事龍蝦養殖、加工、流通、餐飲的人員達11.1萬人。監利小龍蝦加工企業年加工量約14.5萬噸,產值約42億元,出口創匯超3000萬美元。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企業正將市場需求轉化為養殖標準:暢銷規格、最佳出蝦期等數據不斷反哺前端蝦農。市場這雙“無形的手”,通過企業的精準傳導,悄然塑造著更科學的養殖節奏和標準。
好原料成就好味道
在城區煙火升騰的“一號蝦鋪”里,老板鄒艷梅深知餐飲制勝之道:除了秘制好口味,源頭好原料更是關鍵。
她將“前店后田”的模式發揮到了極致。依托自有萬畝蝦稻基地,小龍蝦最快2小時便能從塘口躍上餐桌,變身為蒜蓉、油燜等十余道招牌美味。

鄒艷梅深諳時間差帶來的價值:每年2-3月,當多數蝦田還一片沉寂,她基地里精心育出的一兩以上“炮頭蝦”已搶先上市,憑稀缺個頭,能賣出90元一斤的高價。“這就是‘能手’的本事,養出別人沒有的蝦,賣出別人賣不了的價格。”

她既嚴控自有基地蝦的品質,也積極采購本地“能手”的優質蝦。“好蝦農是產業的根。”鄒艷梅強調,“只有他們穩定增收、持續養出好蝦,食客的舌尖才能獲得真正滿足。” 下一步,她還準備發力“有機蝦”,帶動“能手”們養出真正差異化、高品質的蝦。
政策助力產業騰飛
監利市政府積極賦能產業:開展電商培訓,培育交易中心、物流、餐飲等企業,建設朱河現代水產產業園;與省“515”行動專家團隊及華中農大實施“校地合作”,加強科研支撐。2022年,“監利龍蝦養殖能手”獲評湖北省重點勞務品牌。

2024年,監利市小龍蝦產量達18.24萬噸,連續13年居全國榜首,全產業鏈產值突破300億元大關,帶動30余萬農民和工商業主增收致富。

監利市上半年水產品總量預計17.78萬噸,其中小龍蝦14.05萬噸,漁業經濟產值67億元,實現全年產量和產值目標雙過半。
從蝦稻共作的田間地頭,到機器轟鳴的加工車間,再到飄香四溢的餐桌,“監利龍蝦養殖能手”勞務品牌的內涵不斷拓展,從業人員屢創新高。
它正成為強大的磁石,吸引各方力量匯聚,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和收入顯著提高,讓一只小龍蝦真正“鉗”動了一座城的共富未來。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中共監利市委宣傳部
策劃:程和平、湯立毅
文字:喻昭陽
視頻:吳祺蕓
通訊員:廖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