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曹偉)近一年來,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十堰鄖陽區蔡家嶺村在踐行“兩山”理念的道路上昂首邁進,實現從漢江昔日“碼頭村”到綠色發展示范村的華麗轉身。

蔡家嶺村,地處漢江南岸,曾是二汽東風汽車水運碼頭所在地,也因丹江口水庫建設、精準扶貧易地搬遷等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移民。集體土地被征用后,耕地少、矛盾多、經濟弱、環保壓力大等難題如巨石般壓在村“兩委”肩頭。然而,在唐海當選村黨委書記后,一切開始悄然改變。

唐海帶領6名村“兩委”干部,憑借“跳起來摘桃子”的闖勁,錨定綠色發展定位,因地制宜規劃產業發展藍圖。他們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先后建成5個工業園區,吸引32家工業企業入駐,建成8個居住小區,讓1230戶5116名本地居民和12000 余名流動人口實現了集中安置。不僅如此,村里還組織黨員帶頭,開發優質土特產,建成100畝的愛媛38號果凍橙基地、5萬棒香菇基地等多個特色產業基地。成立保潔公司、農民合作社,聯建老年公寓,盤活魚塘,建成停車場和集貿市場,一系列舉措讓村集體閑置資產資源得到有效盤活。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村民戶均收入達6.5萬元,曾經的薄弱村如今腰包鼓了起來。

該村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融入日常。為解決 “六無村居”推進中的難題,唐海帶領村“兩委”干部對標先進,收集民意,分類施策。先后投入170萬元建設了6000平方米健身中心和多功能球場,成立鄖陽區首個村級就業服務站,幫助 750名婦女及中老年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此外,鋪設3.5瀝青路,安裝路燈120盞。針對村容村貌和環保問題,實施污水達標處理、廁所革命等工程,通過政策引導,讓養殖戶主動拆除達不到環保要求的豬圈305處。實施“三員三長”制度,以“十戶聯防”的形式提升群眾自我管理和服務質效。

在守好漢江碧水的征程中,蔡家嶺村則展現出“一竿子插到底”的韌勁。漢江流經該村流域面積約3.65平方公里,河岸線長7.5公里,涉水風險大。村里對照守水護水工作要求,在4個熱門“打卡地”設置7個宣傳點位,細分為34個小單元,110名黨員組建4支志愿者服務隊,280名志愿者定人定段定崗。每周開展巡河護水活動,今年來累計巡河300余次,清理垃圾10余噸。把守水護水志愿服務納入愛心超市積分管理體系,評選出一批“最美守井人”,讓守護漢江碧水成為全村人的自覺行動。
如今的蔡家嶺村,山更綠、水更清、人民更幸福。唐海被湖北省委組織部授予“擔當作為好支書”稱號,他信心滿滿地表示,將牢記“守井人”職責使命,以實際行動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繼續書寫新的輝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