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唐佳欣)8月21日晚,紫陽街道復興路社區工會聯合會與武昌城史館攜手,為社區職工家庭呈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夜游城史館·親子共傳承”夜間親子主題活動。此次活動不僅為職工和孩子搭建了溫馨的親子互動平臺,更成為傳播武昌古城歷史文化、增進社區和諧發展的生動實踐。

講解武昌城歷史。 通訊員供圖
穿越古今,領略古城魅力
活動當晚,15組親子家庭齊聚武昌城史館,在專業講解員與武昌宣講團小小講解員的共同引領下,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借助燈光特效與多媒體展示,城史館化身為時光隧道,將古代武昌的繁華盛景與歷史變遷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小小講解員。 通訊員供圖
從古老的城磚到珍貴的歷史圖片,從文獻資料到多媒體互動裝置,每一處細節都展現著武昌古城的深厚底蘊。職工和孩子們緊跟講解員的步伐,全神貫注地聆聽每一個歷史故事,仔細端詳每一件展品。孩子們不斷探索各個角落,提出各種問題,講解員則以生動有趣的語言耐心解答,讓歷史知識變得鮮活易懂。互動環節中,在父母的注視下,孩子們在城之興廳激情誦讀歷代文人詠嘆武昌的詩詞歌賦,分享對歷史的感悟與對武昌的熱愛,親子交流更加深入。一位職工家長感慨道:“平時工作繁忙,難得有機會帶孩子一起參加這次夜游,不僅讓孩子對武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們自己重新領略了這座城市的魅力。”

親子微景觀課堂。 通訊員供圖
傳承文化,共筑心中古城
夜游結束后,創意手工環節為親子家庭提供了發揮創意的舞臺。參加活動的家庭以夜游中了解到的武昌古城元素為靈感,用苔蘚、微型建筑模型、彩砂、黏土等豐富材料,共同制作城市微景觀。在溫馨歡樂的氛圍中,親子攜手合作,開啟創作之旅。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用黏土捏制黃鶴樓的飛檐斗拱,以彩砂勾勒長江大橋的蜿蜒輪廓,用苔蘚點綴蛇山的綠意。家長們則在一旁協助完成精細結構,給予指導和鼓勵。大家一邊制作,一邊交流對武昌古城的印象和感受,將心中的美好愿景融入微景觀中。孩子們自豪地展示這自己充滿童趣又飽含文化記憶的“我心中的武昌城”微景觀作品,張思諾小朋友說:“這是我心中最美的武昌,有歷史、有江水,我給她取名幽然見藍山居。”

微景觀制作環節。 通訊員供圖
整個活動過程中,親子攜手完成任務、共同探索知識,通過密切交流與緊密合作,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一位家長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還讓我們和孩子的關系更加親密,制作微景觀時,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動手,非常開心。”手工制作結束后,武昌城史館工作人員為小朋友發放夜游證書,孩子們和家長漫步城墻步道,分享夜游感悟,最后合影留念,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

武昌城史管合影。 通訊員供圖
一場夜游,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一抔黏土,承載著親子間的深厚情感。復興路社區以文化為紐帶、以親子為橋梁,引領職工家庭在歷史長河中觸摸城市記憶,在協作溫暖中厚植家國情懷。社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精心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職工服務品牌,持續為社區治理注入人文活力,讓武昌古城的故事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