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驪珠 王璐)8月20日至22日,武昌區水陸社區聯合區民政局、湖北美術學院繪畫學院“愈語”志愿隊,在社區鄰里客廳開展“童心繪夢?探索家計劃”公益藝術療愈活動,30 組親子家庭以色彩、面具、陶藝為載體,在創作中拉近親子距離,讓藝術成為溝通“暖心紐帶”。
不同于傳統兒童活動側重技能傳授,此次藝術療愈活動以“非語言表達”為核心,每日設置特色課堂,讓親子在協作中感知彼此心意。首日“心靈彩虹島”課程上,湖美志愿者以梵高《星月夜》為切入點,引導孩子用色彩表達情緒。外賣騎手熊師傅的兒子捧著自己的“藍色星球”興奮分享:“這是我獨處時的小世界,現在想講給爸爸聽。”

美院志愿者幫助孩子們完成精靈變裝秀。 通訊員供圖
次日“精靈變裝秀”將傳統面具藝術與心理成長巧妙融合。孩子們在卡紙正反兩面創作“雙面人生”,外層用羽毛、亮片拼貼出外向張揚的社交面具,內層則用蠟筆寫下“想和同桌做朋友”“希望與小伙伴分享零食”等愿望。“以前總擔心孩子‘不合群’,原來心里藏著這么多小心思。”一位家長看著孩子的面具,輕聲感慨。

小朋友描繪她的面具心情。 通訊員供圖

展示社交面具。 通訊員供圖
收官日的“心靈藏寶園”課程更添溫情。孩子們親手觸摸陶土、繪制花盆,6歲的熙熙在花盆上畫了個大大的太陽,寫下“保護小苗”,“這樣我的小種子就不會害怕黑夜啦!”這些承載童心的花盆,最終被安置在鄰里客廳“愛心苗圃”,成為親子共同守護的“成長見證站”。“孩子會主動和我聊種子的變化,就像我們共同養育一個小生命,這種陪伴特別溫暖。”居民詩雅媽媽的話,道出了活動的暖心成效。

孩子們在陶盆上繪制“成長愿景”。 通訊員供圖

童心花盆合影。 通訊員供圖
此次活動還創新引入“好搭鄰主理人”理念,聯動高校志愿者、小區能人打造常態化鄰里課堂,推動單次活動升級為全周期親子陪伴機制。“不評判、多傾聽,讓家長看到藝術教育不只是學畫畫,更是讀懂孩子的‘鑰匙’。”社區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持續整合專業資源,讓鄰里客廳成為居民的情感連接器,以更多元的服務為家庭成長賦能,讓社區充滿有溫度的煙火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