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謝蓉、蔣海嘯)8月25日傍晚,武漢經開區湘口街道綠蔭路社區的“湘鄰驛站”內,居民們在嶄新的乒乓球臺前揮拍對戰,孩子們在彩色塑膠跑道上追逐嬉戲,幾位老年居民坐在長椅上拉著家常...... 這幅充滿煙火氣的場景,是該社區“湘鄰驛站”建成開放后,居民在小區放松休閑的日常縮影。

綠蔭路社區“湘鄰驛站”。通訊員供圖
“以前在樓下想找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活動可難了,特別是下雨下雪時,老人小孩都冒得去處。”家住30棟1單元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湘隆小區居民多年的痛點。
今年來,綠蔭路社區黨委通過“鐵腳板+大數據”工作法,依托“紅色網格”定期走訪200余戶家庭,收集到“適老化設施不足、兒童活動空間缺失”等30余條建議。為辦好居民身邊的這件大事,社區多次組織黨員代表、樓棟長、居民代表們坐在一起,大家圍繞場所選址、功能規劃、設施配置等議題各抒己見,用“頭腦風暴”繪制出了“湘鄰驛站”的民生施工圖,經一致表決同意,將湘隆小區31棟架空層進行再利用改造,最終形成了涵蓋5項功能的項目建設清單。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社區黨委發揮大黨委在社區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積極籌措資金,多方協調對接,構建起了“1+3+N”共建機制,以社區黨委為“核心支點”,聯動街道社事辦、紅色物業和政協之家“三大主力”,吸納轄區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等“N股力量”參與。
在改造過程中,街道社事辦全程參與指導和資金支持;紅色物業負責水電管網的鋪設以及現場安全和衛生的管理;政協之家牽線搭橋,協調愛心企業在健身器材、政策幫扶上添磚加瓦。同時,社區還號召轄區志愿服務團隊共同參與環境衛生改造,對架空層墻面、地面、燈具等進行清潔更新,并打造微花園,讓驛站建設既有“人情味”又充滿“溫馨感”。

居民在“湘鄰驛站”內下棋。通訊員供圖
經過改造,200多平方米的架空層,搖身一變成了集居民活動、鄰里茶敘角的“半徑空間”。驛站墻上張貼著社區舉辦的文體表演、議事會、手工坊等特色活動照片,現在,居民們不僅下樓就能運動、娛樂,一杯茶的間隙還能參與社區管理,表達心聲,整個小區的“朋友圈”也是在這兒越拉越大。
據了解,自8月開放以來,驛站已舉辦健康講座2場、親子活動3次,日均接待居民超40余人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社區會客廳”。這個曾被居民戲稱為“樓角空地”的閑置區域,如今已成為了撬動基層治理創新的“幸福支點”。湘鄰驛站的“變形記”,不光只是改了一個空間,更是把居民們擰到了一起。
社區負責人表示,打造“湘鄰驛站”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了讓更多“幸福支點”解鎖民生美好新圖景,社區將不斷提升服務溫度與精度,用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可見可及的變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