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蔣秋雨、王雪純)近日,海關總署公布2024年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結果,武漢經開綜保區排名較上年提升13個位次,創歷史新高。
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由海關總署聯合6部委組織,是綜合評價綜保區發展水平的國家級“大考”,涵蓋規模效益、質量效益、開發利用、輻射服務和業態創新共五類30余項指標。

武漢經開綜保區。通訊員供圖
在此次評估中,武漢經開綜保區在“開發利用”類指標中位列全國綜合排名第1位,該指標下的期末批準規劃面積驗收率和期末封閉圍網面積開發率兩項子指標均達到了超九成利用率,反映了園區高效的土地利用和空間管理能力。此外,依托湖北自貿試驗區武漢聯動創新發展區經開片區開展制度創新,6項創新成果經省自貿辦發文推廣,在創新監管舉措方面取得滿分。
武漢經開綜保區前身為湖北武漢出口加工區,于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系全國首批15家、中部地區首家同類試點區域,2018年11月升級為綜合保稅區,2022年1月通過海關總署驗收。該區按照“一核心、三平臺、四產業”發展思路,堅持以“建設世界車谷的試驗田”為一個核心,依托外向型經濟發展平臺、汽車出海平臺,自貿改革創新平臺等開放平臺,重點發展“保稅+”產業、以泛半導體為代表的汽車電子產業、臨港經濟和現代物流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四個產業。
作為武漢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2024年武漢經開綜保區實現外貿進出口307億元,占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8%,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8%,對區域外貿拉動作用顯著。武漢經開綜保區培育外貿新動能,發展保稅智造、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建設海外倉,探索“以貨易貨”出口業務。
今年以來,武漢經開綜保區充分發揮“綜保+自貿+口岸”疊加優勢,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汽車及零部件),推動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和產品開拓國際市場,構建報關通關、檢測認證、物流運輸、外綜服等全鏈條服務體系,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務。同時積極打造長江中游汽車(出口)集散中心,依托“一園區、三港口”,貫通汽車出海通道,打造江海聯運體系,每周發運國內外航線12航次,實現年均中轉汽車70萬輛,出口12萬輛,助力“武漢造、經開出、全球銷”。
武漢經開綜保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繼續做大汽車出口,助力車企開拓中亞、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力爭全年整車出口突破20萬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